雷站长利用大喇叭“授课”。
红网时刻常德3月6日讯(通讯员 蹇璧依 杨金蕾)“村民好,最近天气下雨,气温较低,在春耕备耕时,大家可以先做好生产资料的准备,首先对农机具进行整改,该换配件的就要换;其次是物资准备,主要是对种子、农药化肥的挑选,我们镇目前是油菜生长时节,要注意防止‘菌核病’。”3月2日上午,在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毛里湖镇清泉村的广播室里,从事农林工作40余年的镇农林站站长雷康林在利用广播“授课”,28个广播响彻清泉村24个村民小组,这是毛里湖镇为推动疫情期间备耕工作开设的“田间课堂”。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时不等人。为避免疫情防控期间农民错过春耕备耕良机,减少聚集授课易传染的风险,毛里湖镇各村干部开始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开展农事课堂,宣传“以单季稻改为双季稻,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等省级文件精神,邀请拥有多年农业工作经验的专家为农民进行授课,讲述正确高效的农耕奥秘。不少村干部还以切身经验鼓励农民转换春耕心态,防止出现盲从、消极备耕心理。在疫情防控期间,村干部利用广播最“原始”的方式,安慰了农民在抗疫期间春耕备耕的心。
“现在每天在家里能听到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就好像是在空中的课堂,让我今年脱贫信心大增。”鲁祖林是清泉村18组的贫困户,自己种植的20亩水稻、菜籽是他和身患疾病的老婆全年收入。村里为了让贫困户安心,贴心的开设大喇叭“田间课堂”,给农民脱贫攻坚吃下定心丸。
清泉村刘大哥说道:“村里的干部很用心,经常到田间地头看看大家播种的情况,今天下雨,还请了专家跟我们讲低温雨水天气的种植问题,我们大家心里像出了太阳似的,特别暖!”毛里湖镇结合实际利用广播开设“田间课堂”,做法实用接地气,变“农民适应技术”为“技术适应农民”,对镇上农业集中性问题进行“点菜”式授课,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与称赞。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蹇璧依 杨金蕾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