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丨津市:交出美丽乡村新答卷

编前语:一个个屋场各美其美,一个个村庄脱胎换骨,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从串点成线,到连线成片,再到合片成区,石门县、鼎城区、汉寿县、津市市等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雏形初现。这两年来,站在时空交汇的重要节点上,常德擂响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战鼓: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一曲曲“美丽交响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

微信图片_20200228160405.jpg

鸟瞰津市农村自然田园风光。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胡丹 刘阳 周鹏 常德报道

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房屋,旖旎的景色,彩绘的文化墙……阳春时节,走进津市毛里湖青苗社区,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

如今,像青苗社区这样面貌一新的乡村,在津市市正不断涌现。

近年来,津市市紧扣美丽乡村建设“四美一化”建设标准,以湘北-新棠东西环线为示范带,重点打造大关山片和毛里湖片,示范打造了绿色庭院5700余户,整治沿线沟渠35公里,建成市级示范屋场12个,44个镇级、村级屋场。目前,津市市已建成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2个,覆盖率达82%,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5%,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65%,依托于垃圾分类“绿色存折”制度,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减量40%,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微信图片_20200228160430.jpg

在津市新洲镇,一座座白墙灰瓦古色古香的三层小楼错落有致。

微信图片_20200228161031.jpg

津市农村垃圾分类“绿色存折”、党员“红色存折”、公益事业“爱心存折”。

环境蝶变:从不起眼的小村落到特色田园小镇

一座座白墙灰瓦古色古香的三层小楼错落有致,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恬静美丽,干净笔直的水泥路面,健身器材、村卫生室等设施一应俱全……

走进津市市新洲镇,自然田园风光和整洁的村容村貌令人称赞。从一处处细微的变化中,都可以感受到乡村大地吹来的阵阵春风。

然而,曾经,这个小镇也面临着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配套滞后、房屋道路老旧破损、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

为此,津市市委、市政府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观的环境问题入手,锲而不舍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以新洲镇作为试点,通过发现和解决共性问题,摸索出标准化、可操作的解决措施。通过实践再检验、再提升,最终形成规范性的“字典”。并就车辆乱停乱靠、“牛皮癣”清理整治、出店经营、群众参与度不高等共性问题制定了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在农民群众在党员干部带动下,清洁意识、环保意识得到明显提高,随手乱丢、乱堆乱放等不良习惯明显减少,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微信图片_20200228160358.jpg

农业机械化作业。

微信图片_20200302184955.jpg

毛里湖青苗社区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节奏舒缓。

产业巨变:青苗从“一穷二白”到“旅游兴旺”

毛里湖青苗社区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节奏舒缓,对于繁忙的都市人来说,有着特别的吸引力。每逢节假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都会选择休闲毛里湖,感受与城里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节奏。

“以前,青苗村贫穷落后,房屋破旧凋零,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为了找出路,2015年我们举办了‘青苗腊八节’,之后一炮打响。”青苗社区妇联主任雷朝霞告诉笔者,借乡村游的东风,2017年,青苗社区成立了津市市绿野青苗旅游产业有限公司,以产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集体村办企业。

“春季桑葚采摘节,我们这里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300人次,高峰期达500人次以上。”家住青苗社区的刘阿姨向笔者透露,节会期间,前来她家品尝农家饭的游客络绎不绝,有时候一天的毛收入可达1500元。

青苗社区通过“旅游+节会”、“旅游+农业”等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打造了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的节庆活动,使毛里湖成了“网红打卡点”,毛里湖湿地也“长”出了新产业。据统计,2019年来村游客超1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122个,并对津市及毛里湖镇周边餐饮、住宿、休闲、购物等业态起到了有效带动。结合村农村电商综合平台,有效带动群众致富,2019年销售额达到612万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个个天蓝、地绿、水清、路畅、景美、业兴、民富、风正的美丽乡村在常德的版图上跃动,它们展望着催人奋进的目标,怀揣希望一路向前。

文化蜕变:从农村大妈到最美夕阳红

“暖阳下,我迎芬芳,是谁家的姑娘,我走在了那座小桥上,你抚琴奏忧伤......”日前,在毛里湖湿地公园,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几位阿姨戴着口罩在领舞人的带动下跟着节拍舞动起来,大家一起扭扭腰、摆摆臂、摇摇头、踢踢腿,舞步动作整齐统一,煞是好看。

曾经只在城市街头目睹的广场舞,如今已大大方方地走进了村庄,走进寻常百姓茶余饭后的生活。

近年来,毛里湖镇青苗村的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参加广场舞活动,既锻炼身体,又加强了邻里之间的交流。”青苗村党支部书记傅年喜说,不仅融洽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广场舞红红火火,村里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成为群众健身和表达幸福生活的新方式,“点亮”了农村文化新生活。丢下“锄头”舞起来,传递的是快乐,富裕的是精神,更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真实见证。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丹 刘阳 周鹏

编辑:黄刚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0/03/03/682849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