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陵区芷兰街道:上阵父子兵 亲情战疫情

1.jpg

鲍昔会在做六类人员摸排工作。

c87309a364926192d3f3de478359a9e.jpg

鲍昔会的父亲鲍明武在卡点整理出入台账。

红网时刻常德2月18日讯(通讯员 汤胄芳)“真的,和社区干部比起来,我们都不算什么。他们从大年初二就开始上班,精神上的压力比身体的疲惫更磨人,他们才是最辛苦的人。”这是常德市武陵区芷兰街道临紫社区一位战“疫”志愿者,她叫鲍昔会。

鲍昔会平时就是个热心肠。作为临紫社区第二网格的网格书记,鲍昔会对这个网格有多少人家、有对少独居老人、有对少巷道都了如指掌,左邻右里平时都爱找这个热心肠的邻家小妹帮忙,这次战“疫”,鲍昔会又主动请缨,上了战场。

“您好,请来这里检测一下体温”、“您好,请登记您的信息”、“您好,非本小区人员不能进入”,“您好,这里有防控疫情的宣传资料,您在家里也要勤洗手,多通风,注意自我防护啊”......这是鲍昔会每天都会重复的事情,检测体温,对来往人员进行信息登记,摸排六类人员。一天天下来,鲍昔会的嗓子都哑了,但一起工作的同事却说,“我都不用看,就知道是鲍昔会在给居民做信息登记了”。

除了是一名抗“疫”战士,鲍昔会还是一位二胎妈妈。虽然大儿子不到5岁,小儿子也才6个多月,鲍昔会仍然觉得抗击疫情,义不容辞。“我们网格有14名党员,我是网格书记,我理应冲在前”。鲍昔会坚定地说。

1月31日,芷兰街道发布党员志愿者招募令,鲍昔会主动请缨,与她一同请战的,还有自己53岁的父亲,鲍明武。

“我觉得只要是一个中国公民都会站出来。”这位53岁的普通群众,头发已有青丝,但说起抗击疫情,显得信心满满。

鲍明武告诉我们,家里人都特别支持父女俩去前线抗“疫”。知道父女俩报了名,鲍昔会52岁的妈妈不仅没反对,还欣然接受了照顾两个小外孙的任务。用她的话说,“虽然不上战场,也算是做了一回后勤兵”。一家人的共识,让这个家的“前线”和“后方”力量满满。

从2月1号投入战“疫”以来,鲍明武一日也没有休息,给公共区域做日常消毒,按时到达疫情防控卡点。测量体温、核对信息、喇叭宣传,虽然平时是“糙老爷”,但到了防控一线,鲍明武却做出了“绣花活”。

每天清晨,社区便民服务厅总是会看到齐齐报到的两父女,了解完一天的工作安排,再分别奔向不同的工作岗位。

连日工作后,一同驻守卡点的同事告诉临紫社区新上任的党总支书记姚锐,鲍昔会的小儿子是提前生产,出生后还住了40天保温箱,肺部发育未达同龄宝宝水平,比较容易感冒。

姚锐当即给鲍昔会做了“劝返”工作,“现在我们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很多,你情况太特殊了,回去先好好照顾好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会通知你。”

鲍昔会没有推辞,但她说:“很感激临紫社区党总支对我的关心关怀。有需要,我还上!”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汤胄芳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0/02/18/673825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