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2月17日讯(通讯员 伍中正)这个寒假,对于大学生来说,注定漫长;这个春节,对于大学生来说,注定不安。
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打响后,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内的大学生们纷纷请战,自愿加入到所在社区、所在村组的严防严控阵地,或宣传、或摸排、或值守,他们用心、用情、用智慧穿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大学生阻击疫情的感人篇章 。
杨俊:与社区干部坚守到学校复课
杨俊是北京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基础技术专业。大学期间,获得过校级三好学生荣誉。在这场阻击疫情的战役中,他已经苦战苦熬了16天。
每个社区严防严控初期,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工作人手不够,戴家岗社区也是如此。该区住户355户,租房户150多户,在社区入户宣传和人口信息排查上用了很多力量。面对大量、反复的人员信息摸排,社区还是感觉力量不够。“社区做宣传、搞摸排差人手,杨俊就主动来了,他已经坚持了16天。”社区干部胡小平说。
这16天,他每天坚持早到、迟回,与社区干部值守。中途还要拉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还要给居民送口罩。“在服务点值守,往往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有的人还不理解。”杨俊说。外来人员劝返以及本社区人员的体温测量工作,一样都不能忽视。人在心在,杨俊做到了。
因为孩子陪读,陈阿姨租住在杨俊所在戴家岗10组。2月5日,她要求提前租住并且开车来到小区值守点,说什么也要进入小区。杨俊解释,疫情防控期间,小区谢绝一切外来租住户租房,请她谅解也请她支持。起初,陈阿姨不理解,语气很不好地跟他说。“爱社区,就支持社区,愿意租住在社区,就支持社区的工作。”最后,在他的劝说下,陈阿姨走时,口服心服。
四年前,杨俊考上大学,社区干部和居民都高兴。社区还给了他500元奖励,将来还指望他回报社区。这一次,就是回报的开始。这段时间,杨俊明显地瘦了。“他天天起早来社区,很晚才回去,做事很认真。”戴家岗社区干部戴明权说。
他已经把社区当做他配合社区干部作战的一个战场。“在小区值守就是我的本职,我将与社区干部坚守到学校复课。”杨俊说。
饶静:让自家的“宅”带动他家的“宅”
饶静就读于湖南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是班级的班长。因为这场战斗,她和七里桥社区干部与居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月16日,金色的阳光给这个有着传说的社区抹上春天的一层亮色。在七里桥社区服务点,佩戴口罩,穿着志愿者服的她在给进出小区的车辆和行人进行全面的登记。“登记好,就能摸排好,就能显现肺炎预防措施所起到的作用。”饶静说。
在这场战役中,饶静准备好了。1月29日,她在七里桥党建微信群里知道了全区阻击严防严控疫情的战争,也清楚了社区的战斗任务。1月30日,她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屠志英报告,自愿做一名志愿者加入这场战斗。屠志英内心格外高兴地看着眼前这位有着准备的女大学生,当场同意。下午,饶静被社区党总支安排到五岔路口服务点开始进行出入居民和车辆的登记检查。
此后,饶静与七里桥社区的防疫工作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疫情防控以来,她非常清楚,七里桥社区100多名党员,摸排了22个小区5000多户的人口信息,对武汉返常人员从大年三十实施跟踪。她非常感动,社区对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生活物资保障;最重要的是发动党员利用身边的人脉资源捐消毒液、捐酒精、捐口罩,保障了社区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最让她暖心的是屠志英手持小喇叭对着小区居民喊话的场景。“我觉得,书记的喊话是发自内心的,小区安好,大家安康,她是真心希望大家都宅在家里,减少出入。”她认为。
她晚上选一些书来读,一页页地读,一本本地读,已经读完了《老人与海》、《白夜行》等,经常在爸妈看完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之后,教爸妈做10分钟左右的运动,还会在朋友圈发一些传播正能力量的小视频。“做完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宅在家里看书,教父母跳舞做运动。让自家的‘宅’,带动他家‘宅’,不给社区添乱。”饶静说。
“你‘宅’的地方就是你的社区,你的形象就是社区的形象,你‘宅’的地方就是你的家,你的形象就是家的形象,”饶静这样说。在她的带动下,七里桥堡、电力新村、东方美景等20多个小区不是非要出去办事的居民都宅在家里,减少了聚集和居民流动,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打好商住小区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和精力。
吴慧娟:再冷的天也要做好社区服务点值守
吴慧娟(左一)和她的队友们。
吴慧娟是西安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学的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在校优秀本科生。
2月15日,对于已经值守半个月来的吴慧娟就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春雨中夹杂的雪花冷冷地下在双桥社区。这一天,对比以往,“宅”在家中的居民多了起来,在值勤点,文静的吴慧娟像往常一样地出现在社区服务点。仔细对偶尔出入的车辆和行人进行登记。社区干部劝她在社区服务中心干点别的事。“再冷的天也要搞好排查,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她说。
双桥社区12组的微信群很热闹。很多人都在群里。吴慧娟也不例外。她在群里第一个跟社区干部伍秀珍报告要自愿加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社区党支部同意了她的请求。身着红马甲,穿行在社区,或拿着宣传资料四处张贴,或拿着人口摸排信息表进院入户,或在服务点非常礼貌地劝返外地人员。
在吴慧娟的眼里,最不好“招呼”也是那些最可敬的社区爷爷奶奶。“你要他们戴上口罩,他们说没有,就是有,也没有戴习惯。”吴慧娟说。
吴慧娟已经认识到,社区老人出门不戴口罩,防控细节上就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群防群控。怎么办?她向社区反映了这个情况。为了解决问题,为了让每个老人出门都戴上口罩,双桥社区进行干部和志愿者分工负责,上门做宣传。吴慧娟也成了宣传员。她一一上门做工作,对社区发的口罩,还告诉他们如何戴。“小区里的人只要不会戴的,她都告诉我们!”小区的居民说。
薛雅文:跟妈妈的战队一起战斗很值了
薛雅文(左二)和她的队友们。
薛雅文,湖南工学院大四学生,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一开始,我就跟我妈妈的战队在一起战斗。”薛雅文说。薛雅文所说妈妈的战队指的是柳叶湖街道白石社区战队。她的妈妈杨建华就是白石社区的女干部。自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白石社区战队接受了柳叶湖街道布置的宣传、摸排、值守等艰巨战斗任务。在这个战队中,没有一个落下,同时,新的战斗力量不断地补充到一线。薛雅文就是。
杨建华觉得,她不是自己一人在战斗,整个白石社区的战队不是孤军作战,他们的战斗已经与柳叶湖街道、与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深深地嵌合在一起。母女同上战场,成为白石战队的“母子小分队”。
大年初四、初五,薛雅文落落大方地出现在社区广播室,用标准的普通话开始广播。她每天广播5次,广播的内容主要是《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致辖区居民的一封信》、《新冠肺炎如何预防》等。社区居民听到了她的广播,在社区微信群中点赞了她的普通话。她因此而高兴。“做了两天广播员后,就投入新的战斗,和村干部一起摸排人员信息。”薛雅文说。
薛雅文认为,青年是阻击这场战役的生力军。只有发动他们,团结在社区干部周围,众志成城,社区才能取得防疫的最后胜利。“我在原来的同学群里做了一件事,就是要他们团结起来一起抗疫。”薛雅文说。
大年初六。杨建华上午在社区开展宣传,下午去服务点值守。薛雅文上午值守,下午在社区居民家摸排,当薛雅文与妈妈在服务点“重逢”时,她们没有握手,相互的目光里,都是鼓励,都是自信。
“我觉得在这个假期,在这场战役中,跟妈妈一起战斗,跟妈妈的战队一起战斗,已经很值了!”薛雅文坦言。
陈 琛:大学生抗疫应当挺身而出
陈琛(左)在值勤。
陈琛就读于天津理工大学,大三学生,所学专业为工程造价。她家住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猴子巷社区。
边学习,边抗疫,成为她寒假的主要“功课”。1月19日,她休寒假,回家过年。在寒假里,她每天在为她接受学校布置的课题任务收集数据和资料。1月22日,她通过自己的亲友群、微信群、朋友圈传播了疫情的最新情况和新冠肺炎预防知识。“我这样做,就是减少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集,提高大家的自我防护意识。”陈琛说。
陈琛的爷爷是党员,党龄40多年。她的爸爸是党员,党龄接近10年。在这样的家庭中,她深切地感受到了,无论任何时候,党员是冲锋在前的,是带头示范的,在危难时刻,是挺身而出的。做一名党员成为了她大学时代的最高理想,并以党员的标准时刻要求自己。
因为猴子巷集贸市场,猴子巷社区的疫情管控难度相对增大。对经营户和社区居民的宣传力度和管控力度,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党工委、白鹤镇党委一直就没有放松。一时间,克服困难,联防联控成为了猴子巷社区干部的工作重点。广泛宣传、深度摸排,关爱居家隔离人员,一件件,一项项的社区防控工作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社区招募志愿者时,陈琛第一时间赶去报名。
陈琛从电视、广播、甚至从朋友圈中知道,全国上下都在为抗击疫情而努力,无数的医务工作者、基层工作者日以继夜地工作。每每看到、听到这些,她的内心满是渴望和焦急。渴望的是抗击新冠肺炎疫苗早日制成,焦急的是武汉每天都有鲜活的生命离开我们。
白天,陈琛在她的值守点上认认真真地做着出入人员和车辆登记的事。晚上,回到家中,打开电脑,她还要在她的课题上做3个小时的收集与整理。“大学生抗疫,是为社区出力的好机会,自己应当挺身而出!”她说。
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现在,许许多多的大学生都在抗疫的前线,冲锋陷阵,让我们记住这场战争,让我们记住他们,记住他们青春的名字!记住他们响亮的名字!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伍中正
编辑:李彩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