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艰苦奋斗好作风丨田工:身残志坚 折翼雄鹰用信仰书写人生

????_20191127151845.jpg

坚定的信仰和对文化的热爱让田工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支柱。

红网时刻记者 黄刚 常德报道

51年前,他放下锄头怀着理想加入部队。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奖励8次,记录着他投身军旅、坚定初心的英雄本色。

38年来,他身残志坚为民服务把社会当舞台。他爱心奉献,一心扑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上,家乡父老的认可与信任,是他最在意的“军功章”。

如今,他初心不改艰苦奋斗,古稀之年仍积极奉献自己的余热与光辉。

他就是常德72岁的退伍老兵田工,退伍不褪色,社会当舞台,用信仰书写着自己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人生。

一次救火炼就身残志坚

????_20191127151838.jpg

在艰苦奋斗中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田工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补丁衣服。

当兵时,一次救火行动让田工不幸失去整条右腿及部分右臀。退伍后,他将“身体残缺了,灵魂要完美”“没有工作单位,就让社会成为奉献的大舞台”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几十年如一日做义工、行善事、献爱心。“是党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回报社会,把我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

面对截肢、植皮、整形等13次手术和各种治疗,田工积极配合,并决心“把一条腿练成两条腿使用”。回到部队后,田工当给养员、维修电器,还单腿站在桌子上办墙报。

1981年7月,田工退伍回到常德,放弃了将13年军龄转为工龄的机会,没有要求安排工作,而是干起了义工,仅靠微薄的抚恤金生活。尽管没有固定的职业和单位,但田工告诫自己:“身体伤残的我,绝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绝不能成为人民的负担。我要用拐杖支撑身躯,用信仰支撑人生,做一个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人。”

一把刻刀刻出世界纪录

????_20191127151834.jpg

田工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仅凭一把刻刀、一盒卷尺绘就了诗国长城。

绵延4000米的“中国常德诗墙”,曾被著名诗人余光中誉为“诗国长城”,也是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这个壮美的文化景观里,有着田工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汗水。1994年,田工自愿加入常德诗墙建设队伍,当上一名字模雕刻师,后来又成了镌刻副总监、总监。田工以手摇三轮车载着残躯,靠着刻刀、卷尺、剪刀、放大镜、锤子和自己的一双手,坚持雕刻书法字模,记录施工进程。

虽然诗墙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但田工一直干得不亦乐乎。从早到晚,每天都在一线。从1994年到2008年,田工亲自编排了1262幅书画碑的版面,勾摹、雕刻了368幅、30726字的书法碑胶纸字模,记录和整理了76本(卷)正式的镌刻、安装施工资料,以顽强的毅力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完成了一个常人难以完成的超常之事。鉴于田工作出的突出贡献,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他“中国常德诗墙建设一等功臣”的荣誉称号。

一堂讲座浸润万千人心

????_20191130152317.jpg

田工认真准备宣讲资料。

在做好爱心工作的同时,田工还把宣讲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传播良好的道德风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另一项工作。凡参加这样的活动,都给自己和有关单位“约法三章”:“一不用车接送,二不接受吃请,三不收受劳务报酬。”

田工跟记者算了一笔账,时下,每场宣讲报告可给500到1000元劳务费,2012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共参加各种宣讲260多场,劳务费至少有10万元以上。“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表率作用弘扬传统美德。”田工说。

说到这里,田工还跟记者分享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收获。“我上个月中旬,利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一趟心愿之旅。去北方三省五市探亲走访。”田工说,当年自己的姐姐妹妹跟着父亲去了北方并留在了那里,而自己当兵后回到了常德。

随后,姐姐姐夫以及妹妹也一起来到了常德。“在祭祖、探亲之余,我还带着姐姐妹妹参加了常德的主题教育讲座及爱心活动。”

“我也没有问她们觉得怎么样,只是她们后面主动帮我扫地,帮我做饭。”田工说,这是她们来常德最大的收获,也是自己用实际行动感染了身边人。

一生奉献点亮初心使命

????_20191127151824.jpg

生活的道路上,妻子的支持让田工更加坚定了初心。

在田工家旁边不远处,是一处菜市场。人来人往很难保障环境卫生。但因为田工,三十八年来,这处菜市场里总是干干净净。除了诗墙工作特别繁忙的那段时间,田工每天早晚各打扫一遍,就这样扫烂了300多把扫帚。

“现在年纪大了,一条腿站久了撑不起”。撑不起仍然撑,从歇一两次变成歇三四次,田工说要把这份洁净保持到自己不能动弹的那一天,这是他的家园。

“人可以不去追求‘伟大’,但必须追求‘高尚’,也是我给自己的人生定位。”田工说,“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给自己多留拼搏足迹,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使他人生活得更加美好。”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田工家的房子狭窄简陋,仅有的几样家具都已陈旧。外人很难想象,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历年来捐款捐物达43万元以上。

田工退伍那年花101元买的三件家具至今还在用:铁架木板床、一张书桌和两把椅子。田工笑着说自己一点也不穷,比他困难的人太多了,他想尽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多帮一些人,说着,田工还拿出了自己以前穿过的衣服。

少年丧母、因公致残、退伍“失业”……对这位依靠拐杖与轮椅行走的老人来说,任何的物质享受都不能替代自己一生的理想与信念,也不能取代一生都在践行的为人民服务,他时刻牢记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无私助人,更是时刻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与职责。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黄刚

编辑:黄刚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19/11/29/626833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