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新安镇樟木社区(原樟木村)村主任黄卫华生前工作现场。
红网时刻常德11月14日讯(记者 黄刚 )不久前,临澧县新安镇樟木社区(原樟木村)村主任黄卫华一家三口突遭横祸,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无论是镇村干部,还是当地群众,对她的突然离世无不扼腕叹息。
日前,记者走进樟木社区,走近黄卫华的亲人、同事,走访社区居民,从他们的口中,那些朴实的语句,那些轻轻道来的往事,那些或怨叹或遗憾的表达,使黄卫华这位有胆识、有担当、不徇私情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普通基层干部的形象逐渐鲜活起来。从2008年开始,樟树这样一个普通的澧北乡村,在黄卫华的带领下,如何让人惊喜地发生着蝶变,“故事”也在脑海里逐渐浮现出来……
“虽然妈妈老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很少顾及到家人,但我理解她。黄卫华的女儿吴婉昕从记事起,妈妈每天都起得很早,特别是2008年当上村里的书记后,每天清早就起来,往往晚上才回来。每次早上出去,都是匆匆扒几口饭,生活也很不规律。
吴婉昕大学毕业以后,和爱人在长沙安了家。她很想妈妈去看看,经常提前很久“预约”,往往约好了临时村里有事又未能成行。小孩出生以后,吴婉昕希望妈妈能在长沙多呆一呆,享享天伦之乐的念头也更加强烈。可每次妈妈都是头天晚上到,第二天就马上急着坐动车赶回来,很少有时间陪女儿外甥。每次这样,吴婉昕都只能无奈地笑笑,黄卫华对此总是一笑了之。
“可惜啊,以前和妈妈一路走,会觉得烦,可是现在连一起走的机会也没有了。以前不喜欢的事,现在却变成了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想起妈妈,吴婉昕心里更多的是内疚、惋惜和无奈,还有无比的心疼。说着说着,她的声音哽咽了起来。
几任书记中,黄卫华贡献很大,村里的变化也很大。女同志任书记不容易,基本上放弃了家庭,在村里是主角,在家里却是配角。这是大家对黄卫华的认识。
陈德桂是樟木71岁的老书记,是黄卫华的入党介绍人。1986年,才十几岁的黄卫华就跟着村里的妇女主任当“学徒”,担任计生专干。慢慢地,从计生专干到妇女主任,再到担任支村委,黄卫华在锻炼中逐渐成长起来。2008年起,接老书记陈德桂的手,开始担任村里的书记。
“我没想到,她一个女人家,能有这么大的能力,当初我没看走眼,从她上任起,樟木村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面对黄卫华的突然离世,社区居民黄训昌特别痛惜,“11年以来,黄卫华为樟木争取的建设资金超过1000万元。她做事吃得苦,比男人还拼命,跑项目跑资金,经常是连轴转,也不怕拉下面子受冷遇。”黄训昌说道。
“女同志担任书记不容易,家庭放弃了很多,在村里是主角,在家里却是配角”。面对黄卫华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付出,黄训昌感慨地说道。
覃建青是13组居民,谈起黄卫华,他说:“黄书记为人耿直,做事踏实,很受群众爱戴。现在,我们村里修起了3公里长的绿化带,还装上了路灯,环境比城里还好些。”言语中,有自豪,也有失落。
类似的事太多太多,黄卫华直面困难,不回避矛盾,主动解决问题,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她付出了太多太多,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誉和组织的一致认可。
说起黄卫华,新安镇党委书记唐骏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作为村里的带头人,黄卫华做事讲原则、讲规矩、讲团结,不但勇于担当,而且敢于直面困难,敢闯敢干,在她的任上,樟木发生了很大变化,党委政府对此一直都是给予高度肯定的!”新安镇党委副书记申建华提起黄卫华,也是赞叹有加。“作为一名女同志,黄卫华办事很硬气,同时又有女性的柔情,为群众办事,为村里的建设发展不怕苦,不讲条件,顾全大局,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这些年,樟木社区党支部多次被新安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目标管理先进单位,黄卫华个人多次被评为县、镇两级优秀共产党员、“十佳骨干”和“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11年当选为市党代表,2012年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这些成绩和荣誉,既是黄书记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鞭策我们将樟木建设得更好的动力。”离开新安镇时,镇党委副书记申建华的话一直回荡在耳边,久久挥之不去。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黄刚
编辑:黄刚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