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汇集三湘力量 助推中非合作——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落户”长沙

“万商齐奔橘子洲,湘水迎抱非洲流。”在荷花送香、竹露滴清的6月,一场属于中国和非洲的经贸盛宴,越过关山重洋,即将在历久弥新的千年古城长沙上演。6月27日至29日,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在湖南长沙拉开帷幕。

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湖南,是湖南区位优势的集中体现。中非经贸博览会是中非合作论坛下唯一的国家级对非经贸落地机制,也是湖南第一个国家级、国际性对外开放平台。

以“合作共赢,务实推进中非经贸关系”为主题的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设有中非经贸合作成果展、非洲国家展、案例方案展、中国省区市展、企业展、网上博览会等六大展区。来自53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以及中国31个省区市的1500余名外宾、5000余名内宾,以及3500余名境内外参展商、采购商和专业观众预计参会参展。

6月11日下午,“长沙——内罗毕首航仪式”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举行,工作人员在现场合影留念。(陈思汗 摄)

湖南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选择长沙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是湖南的区位优势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综合体现。

首先,湖南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毗邻广东、遥望港澳,近年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潮流,着力先进制造业和科学技术创新,“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南精神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开放创新的活力。

地处中国中部的湖南,在中部地区崛起大战略中占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一带一路”建设使得中非交往更加密切,湖南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走出去,引进来”,湖南的“接合部”优势,正在新时代的建设大潮中得到进一步发挥。

2018年1月,在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长许达哲作工作报告时指出,紧紧围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这个愿景,推进经济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建设,奋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据《湖南日报》5月24日报道,湖南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大力发展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制造强省,2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加速成长,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湘江新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港口综合保税区等带动效应明显。2018年全省经济总量达3.64万亿元,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3位。

湖南深化对非经贸合作

其次,湖南和非洲的经贸合作有一定的基础。近年来,湖南与非洲贸易、投资快速增长,贸易连续四年保持50%以上增速,2018年达到28亿美元;湖南在非洲投资的企业超过120家,合同投资总额近10亿美元。迄今为止,有近万名非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到湖南参加过培训。

6月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中非经贸合作及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发布会上,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说,我们就中非经贸合作从新机制、新路径、新举措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我们将以举办这次博览会为契机,推动湖南的优势产能、产业、产品走进非洲,同非洲开展深度的技术、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扩大非洲的非资源类产品能够走进湖南、走进中国,所以我们设立了长期放在湖南高桥市场的非洲商品展销馆。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非经贸合作,湖南还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机制和举措,希望能够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

何报翔表示,我们还将建立中非经贸合作项目库和信息库,收集在投资、贸易、产业、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信息。我们将利用湖南的高校、科研院所来成立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对非洲国家进行深度的国别研究、产业研究。同时,我们还将发动湖南的企业,包括国内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来打造一个合作共赢的中非经贸合作的新模式。

6月12日,长沙直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定期往返航线开通。这是湖南首条直飞非洲的定期航线,进一步打通了湖南和非洲的人流和物流渠道。这为湖南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非洲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的“空中走廊”。

湖南经验和非洲分享

再次,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湖南成功的经验可以和非洲分享。博览会设在湖南,是要打造一个中非地方合作和企业合作的公共平台,为各省对非合作提供一个公共产品,把中非经贸合作向更深、更实的方向推进。

发展湖南与非洲国家的商贸关系,第一步就是把非洲的商品“引进来”。中非经贸博览会举办期间,高桥大市场打造的湖南(高桥)非洲商品展销馆正式开馆。在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展销馆内,有来自肯尼亚的红茶、南非的红酒、塞内加尔的农产品等非洲优质产品。据评估,到2021年,入驻湖南(高桥)非洲商品展销馆的企业或将达到100家,单品数量力争达到1万个。

湖南将以举办这次博览会为契机,对中非经贸合作新举措做研究和探讨,积极推动湖南的优势产能、产业、产品走进非洲。

一、在产业结构与非洲需求方面着力。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产业;光伏、风电、动力电池等电力能源等,都与非洲发展需求极为契合。

二、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发力,增加教育投入。以产业链形式抱团投资,集群式“走进非洲”,充分发挥湖南在装备制造、建筑业的优势。

三、建立湖南对非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展开非洲地区和国别研究,整合中国(湖南)与非洲国家政府、商(协)会、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信息服务资源,发布非洲国家投资政策、统计数据、市场动态、风险预警、营商指南、投资商机和文化习俗,为企业走进非洲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和服务。

湘水奔腾,中非合作的新蓝图正在徐徐展开,新动能正在不断释放,湖南这个中非新时代的弄潮儿,“走出去”“引进来”接合部角色将更加突出和重要。在“一带一路”倡议非洲拓展中,湖南的脚步将更加坚定豪迈。

刊于《参考消息》2019年6月26日第10版

编辑:宋宇

来源:参考消息

作者:吴毅宏

编辑:朱志姣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