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现场。
红网时刻常德12月20日讯(通讯员 刘清炎)12月15日,澧县职业中专校长李韶庭带领班子成员及二层骨干一行25人,分乘两辆中巴车,赶往60里开外的扶贫点如东镇青龙郜村、梅家港社区,开展职教扶贫活动。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共同打造‘美丽乡村’,我们农村职业学校一直在现场。” 李韶庭说,近年来,澧县职业中专以就业培训为先导,以“人才支撑、技术服务、开发项目”为“栋梁”,构建起职教扶贫新“大厦”。“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们努力为‘三农’服务,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独特、不可或缺,既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也是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李韶庭表示。
澧县如东镇位于县境东北,属松滋河中支西岸,农民多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青龙郜村与同福村合并后,原有贫困户55户,贫困人口159人。几经排查,建档立卡,清理出32户,精准保留了23户扶贫户,未脱贫人口70人。为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澧县职业中专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李韶庭介绍,一是为扶贫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该校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人才。据统计,贫困地区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来源于职业教育。澧县职业中专年均毕业生1500余人,有近21%的毕业生在当地就业。二是为扶贫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澧县职业中专聚集了众多的专业师资和技术人员,他们定期派员深入扶贫点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生产问题;还免费开办各类种植、养殖、服装、电焊等短期培训班,31名农民兄弟带着问题学,效果蛮好,并已学成离校。三是帮助扶贫点开发脱贫致富项目。扶贫点要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必须开发有效的脱贫致富项目。该校根据扶贫点区域性的特点,先后组织项目扶持资金12万多元,扶助火连坡镇三元村8.4万元,扶助如东镇青龙郜村、梅家港社区3.6万元,帮助点村成功开发了一批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脱贫致富项目。
梧桐引得凤凰来,该校职教扶贫新“大厦”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获得老百姓赞赏。该校年招生人数一直稳定在1500人左右,2018年毕业生中还有128人被本科高职院校录取。多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涌现出一大批种养大户、乡村干部、技术能手、厂长经理等优秀毕业生典型,在澧县庞大的“三农”队伍中,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疾奔。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刘清炎
编辑:白玲川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