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妍 彭梦颖 常德报道
在洞庭大道旁的小巷转角,藏着一座由老房子改造的隐秘绿洲。红砖青瓦间,餐厅、服装咖啡家居、男装三个院落静静铺展,像被时光偏爱的角落,将市井烟火与慢生活诗意揉进斑驳墙垣里。
这里是常德也在小院。
法式花园里的味觉诗篇
转角遇见的法式花园餐厅,是也在小院最具浪漫气质的所在。
它藏在常德主干道旁的小巷内,将中西方的味觉灵感编织进四季的轮回里。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味觉日记,每一页都写着不同的故事,每一道菜都是对生活的深情告白。而你,只需要带上味蕾,来这里赴一场关于美食与浪漫的约会。
这里打破中西菜品边界,将法式烹饪技艺与湘菜本味巧妙结合,既有经典西餐的精致摆盘,又保留了湘菜的鲜辣精髓。菜单上既有牛排、意面等西式餐点,也有辣椒炒肉、排骨鸡爪煲等地道湘味,更有创意十足的融合菜品——招牌杨梅鸭便是其中翘楚,酸甜杨梅的果香与鸭肉的醇厚完美碰撞,既解腻又开胃,每一道都体现着主厨团队对食材的匠心与对味道的极致追求。
而餐厅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像一座“可食用的花园”,随着季节变换主题。
当下的主题正是“蘑菇栾树”。整个小院沉浸在温暖的赭石色与金黄之中——把栾树搬进餐厅当装饰,蘑菇在松针与苔藓铺就的院落内里若隐若现,就连餐巾的褶皱都仿佛被秋风吹拂过一般。
更特别的是,餐厅会根据不同的节日推出限定主题。比如圣诞季,整个花园会被星光与冬青装饰,餐桌上摆放着手工姜饼屋,热红酒在壁炉旁咕嘟冒泡;情人节则化身玫瑰园,每张桌子都点缀着新鲜的玫瑰与巧克力,连甜点盘上都刻着“Love”的字样。
从求婚告白的玫瑰烛光到闺蜜小聚的下午茶时光,季节更迭带来的主题变换,总能让来访者捕捉到独一无二的“人生照片”。那些斑驳红砖墙上跳跃的光影,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美好瞬间的天然画框。
在这里,美食是起点。视觉被花艺治愈,嗅觉被香气撩拨,味蕾在传统与创新间惊喜,听觉被音乐与风声包围,触觉感受餐具的温度——这不仅是一顿饭,更是一场五感全开的浪漫仪式。
生活美学的多维展陈
隔街相望的女装咖啡家居集合院,像一位贴心的生活管家,将实用与美学完美缝合。
推门而入,床品棉麻的温柔触感与家具器皿的质朴质感扑面而来,原创女装与精致饰品在自然光线下散发着静谧光芒。
这里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是一场关于理想生活的立体展览——你可以坐在复古沙发上试穿新衣,倚着老木茶几挑选饰品,或是将心仪的小物件轻轻放入篮中。
每个角落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每位女性访客都能带着心仪之物满意而归,却不会感到任何消费压力,因为这里贩卖的从来不是商品,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具象想象。
玻璃幕墙外的男性气场
毗邻而建的男装集合店,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空间美学。
大块透明玻璃窗如画框般镶嵌在老墙之上,将庭院里摇曳的树影定格成动态艺术品。
开阔的草坪区域成为天然的摄影棚,阳光透过玻璃在水泥地面投下几何光斑,为穿着考究的男士们提供极具质感的背景。
店内陈列的不仅是服饰配饰,更是一种简约而不失格调的生活态度。当客人们在此挑选衣物时,窗外婆娑的树影与室内利落的剪裁形成有趣对话,暗示着刚柔并济的现代男性魅力。
“我们想保留这些老房子的记忆,就像保留城市的年轮。”主理人张琴的话语道出了小院营造者的初心。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他们执意将时光的刻痕转化为设计的灵感——那些刻意保留的红砖肌理、修复如旧的木质梁柱、巧妙融入现代功能的老式门窗,都在诉说着对历史的尊重与创新的平衡。
三个院落如同生活的三棱镜,将都市人的多元需求折射成清晰的光谱:用美食抚慰心灵,以好物装点日常,借衣装表达自我。
也在小院证明,真正的城市更新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在时光的褶皱里寻找新的可能。当夕阳为青瓦镀上金边,当夜色为玻璃窗蒙上柔纱,这里便成了都市丛林里的一处静谧港湾。无论是寻求独处时光的放空者,渴望亲密聚会的欢聚者,还是追逐生活美学的探索者,都能在这方红砖天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诗意与安宁。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彭梦颖 陈妍
编辑:胡金贵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