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常德津市: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4-09-12 16:09:12 字号:

常德津市: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黄刚 白玲川 通讯员 胡文杰 王晨慧 津市报道

旧貌换新,用美景延续乡愁;变中生新,接续振兴脉络。

秋分时节,橙黄橘绿之时,漫步在津市乡野之间,乡间道路平坦清洁,农家小院优美雅致,条条河道水清岸绿,片片沃野鸟语花香,特色墙绘亮眼吸睛,文明行为蔚然成风。近年来,津市市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主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动部门责任落实,护航项目落地,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通过有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村容村貌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政府主导,人居环境“底色”更靓

微信图片_20240911211500.jpg

干净整洁的津市农村道路。

地处津市西部边陲的大关山村,东接澧水,西临道水,北邻古大同森林公园,二广高速穿村而过,村域面积10.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67.4亩,林地9100亩。

“别看这个屋子面积不大,但是一年四季都是个很热闹的地方。”在大关山村委会旁,村党总支部书记张传炎笑着告诉记者,这是老百姓绿色存折的“兑换点”。

原来,为引导农户按照农村垃圾种类和分类办法实行,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废弃衣鞋、餐余垃圾分别投放到每户配置的“三桶一筐”中,村环卫协会向每个农户发放一本“绿色存折”。回收员上门回收农户分类的垃圾,将回收金额填写在“绿色存折”本上。农户在交售废品积存到一定数量后,可持“绿色存折”到村兑换点换购相应价值的日用品,或直接兑换现金,这些举措有效调动了农户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积极性。

图片1.png

图为大关山绿色存折兑换点。

“老百姓很有积极性,路面上的垃圾就少了,我们政府虽然前期投入了,但是很划算。”津市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李永才和记者算起了投入帐,结果相比于请环卫工人的费用花费得更少了。

据了解,围绕农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政府主导持续发力,全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乡村振兴第一仗。强力推进改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改厕2.1万户,新建农村公厕42座,建成居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15座,小微生态湿地3000多个。采取以奖代补、村居申报等举措,村均打造美丽屋场3-5个,形成多点布局、串点成线、连点成片的秀美村庄。同时,创新开展“我为乡村振兴添色彩”造林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完成集中造林8000亩、美丽庭院示范户2400户、道路添色彩150公里。

群众主体,推动村民自治到社会共治

微信图片_20240911211453.jpg

图为津市肖家湖干净整洁的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是受益者,也是当然的责任主体,必须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带动社会合力共为。

津市市是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近年来,津市市探索创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绿色存折”制度,立足全域运行,坚持升级提质,不断激发“绿色存折”新活力,有效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

微信图片_20240911211432.jpg

津市绿岛蓝湾风景区。

环境整治,需要全体老百姓参与,如何让老百姓从引导变成主导。

“我们坚持群众事‘自己议、自己办、自己管’,指导每个村(社区)成立环卫协会管理保洁事务,聘用村民当保洁员、网格员、环境监管员,实现环境卫生的全方位自治、常态化保洁。”李永才说到,各村还常态化实行村居、农户“月评季奖”,让评优为荣、评差为耻成为主流。推选屋场长、路段长、渠塘长,以“三长”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带动群众自觉主动参与环境整治。

除了“绿色存折”制度,津市还推行“红色存折”制度,把积分多少作为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激励党员干部自发参与环境整治,并按照时长效果兑积分、受考评。推行“爱心存折”制度,号召爱心人士开展清扫清运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服务换积分、积分换服务,形成社会共治的强大合力。

村民展示绿色存折。

目前,津市“绿色存折”制度已在全市52个农村村居全面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成熟运行,设施设备功能配套齐全,垃圾有效分类收集处理覆盖率达100%,近三年垃圾减量率年均达30%以上,垃圾转运成本下降达4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三折融合模式”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十大典型案例,“绿色存折”制度获评全省管理创新奖第一名。

市场主推,要绿水青山更要金山银山

微信图片_20240910154118.jpg

修到村民家门口的游乐场。

环境整治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津市坚持用生态环境优势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南北双环”全域旅游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发展成果。

走进常德津市市新洲镇五泉社区,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整洁的村道上,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近年来,为了让更多人的钱袋子鼓起来,津市市激活山水自然资源,带动二三产业提速发展,帮助农户获得经济效益。

五泉社区位于津市市南部,新洲镇西南部,当地政府结合社区实际,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将“景区标准”植入基础建设全过程,引进专业公司团队,打造3A级景区,推进民宿、研学基地建设,拓展全市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家庭亲子旅游市场,打造成三位一体、整体发展、一条龙式的乡村旅游休闲娱乐场所。

“我和爱人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了,爱人退休在家帮忙照顾老人,我就出来打打零工。现在一个月的收入大概在3000多元,能覆盖一家人的生活开支。”正在农庄忙碌着的甘清华告诉记者。

微信图片_20240910202541.jpg

五泉社区茶山岗宜居小区。

“我们社区在原有的休闲观光的基础上,将社区内农产品加工,与百果园采摘基地联动,打造有特色的民俗产业,将新兴文化植入产业振兴全过程,并对当地居民开展文明礼仪培训。”五泉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富伟告诉记者,社区目前已经引进数家如古琴、书画等艺术企业进景区,大力开展文创活动,将“民风民俗”与景区建设发展深度融合,吸引了众多游客游玩参观。

一枝独秀不是春。同样的,位于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南部的绿岛蓝湾是湖南省4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十几公里外的乡村振兴车间正传出整齐悦耳的缝纫机声,哒哒哒哒响个不停。该车间主要从事服饰、配件、假发、玩具等加工组装生产,产品出口欧美、日本等地;津市大关山景区以航天农业和智慧农业为主题,依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集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为一体,打造了一条集休闲、游玩、采摘为一体的旅游线路,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图为关山旅游景区。

近年来,津市市坚持发展“美丽乡村+”,与产业项目融合发展,突出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美村强村、富民惠民。

如今,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不断深入,该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外面赏心悦目,屋内心情舒畅,加上独特乡土田园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美”的气息。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黄 刚 白玲川 胡文杰 王晨慧

编辑:黄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