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人物特写丨常德:深夜里的城市“听诊师”
2024-08-15 17:45:11 字号:

人物特写丨常德:深夜里的城市“听诊师”

红网时刻新闻常德8月15日讯(通讯员 罗雨晴)8月14日夜里,在常德市城区洞庭大道与芙蓉路交会处附近,刘凯文用十字镐将井盖撬开,高湘承拿出一根2米长的听音杆,一端抵在阀门上,一头搁在耳朵边,仔细辨别附近是否有漏点。

图片1.png

刘凯文(左一)用十字镐将井盖撬开,高湘承(右一)听音检漏。

这个三人组的领队谭亮也没闲着,他戴着大耳机、端着小匣子,提着一个探头,正沿着路边行走。只见他眼神专注,走走停停,仔细倾听管道中流水的声音,查找主水管网是否有渗漏。

供水管网如同毛细血管,布满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谭亮、高湘承、刘凯文更像是城市“听诊师”,他们每天要走三四万步,用耳朵为城市的自来水管道“听诊”找准漏水点,并及时解决管道的跑冒滴漏问题。

图片2.png

消防栓周围也是高湘承检漏的重点部位。

常德市科瑞水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每晚派出3个检漏小组,分别负责常德经开区、江北城区城东片区以及附近乡镇的管道检漏、漏水定位以及客户诉求处理。除了雷雨天等极端恶劣天气,其余时间,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在路面上检漏。

白天,城市车水马龙,声音嘈杂,很难找到漏水点。所以,城市“入睡”的静谧时光,就是谭亮和同事们最好的检测时机。工作时间为夜间22点到凌晨4点,平均巡查管线8公里,行程至少12公里,沿途掀开井盖不少于30个。

采访谭亮时虽已立秋,夜晚街头温度仍有30℃以上,十分燥热。他和同事走走停停,汗水浸湿了衣衫,心思却全部集中在那微弱的滴答声上。每一次倾听,都是与时间赛跑,早一刻找到漏点就能减少水资源浪费,保证城市的供水安全通畅。

当晚“听诊”之余,谭亮向笔者“传经授道”,“‘听诊’不仅需要严格的基本功,在工作中还要做到望、闻、问、切。”原来,他从事“听诊”有20多年了,对供水管网走向、材质、声波种类等了如指掌。他说,“望”就是观察检测点周围的水迹,“闻”就是用好听漏设备,“问”就是多方询问,“切”就是用钻孔机钻洞帮助找到漏水点。同时,还要求在“听诊”时十分专注、耐心,注重细节。

图片3.png

谭亮用专业工具“听诊”供水管网。

谭亮向笔者分享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公司紧急接到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肖伍铺社区一带无水的消息。工作人员到达现场了解到太阳山加压泵站无法供水的情况后,需要立即组织检漏。由于地处山区,且地下供水管线排布复杂,检漏工作决定从山顶向下进行。谭亮、刘凯文相互配合,一路“听诊”,走过深草斜坡。每逢大雨倾盆,他们干脆脱掉上衣,赤膊上阵,陆续排查检漏。直到距离加压泵站百米开外,一路无声的供水管网终于出现了水流的声音,两人检出是一根供水主管破裂导致漏水,维修工作随后展开,及时恢复供水。

夜半来,天明去,谭亮和同事们静静地倾听这个城市水流的声音,“望闻问切”,诊疗着城市供水管网,保障供水安全。据统计,常德市科瑞水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平均每年检测出漏水点上千处,挽回上万吨自来水流失,为城市供水大动脉畅通无阻和安全运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罗雨晴

编辑:李彩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