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为符合国家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包括流动人口计划怀孕夫妇提供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等免费服务。
2、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服务原则是什么?
(1)、符合条件的夫妇每孩次享受一次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需要再次接受检查的,在医生指导下自费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2)、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应遵循知情自愿的原则。
(3)、绝对保护服务对象隐私,对受检者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3、什么是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知情同意?。
遵循知情自愿原则,详细介绍计划怀孕夫妇可以接受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孕前服务内容,让计划怀孕夫妇充分了解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意义。在充分知情基础上,征得夫妇双方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4、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中包括哪些临床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共9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含白带常规、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检测),血型(含ABO、Rh)、血糖、肝功能(谷丙转氨酶)、乙型肝炎血清学五项检测,肾功能(肌酐)、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等检查。
病毒筛查等:共4项。包括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梅毒螺旋体等感染检查。
5、什么是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风险评估?
对所获得的计划怀孕夫妇双方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和评估夫妇存在的可能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遗传、环境、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形成评估建议。依据评估结果,将受检夫妇区分为一般人群和高风险人群。
对于未发现风险因素的计划怀孕夫妇,建议定期接受健康教育与指导;对于仅一方接受检查评估、未发现风险因素的计划怀孕夫妇,建议另一方尽快前来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于发现风险因素的计划怀孕夫妇,建议接受进一步咨询、查治和转诊,必要时建议暂缓怀孕。
6、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个性化咨询指导的内容包括哪些?
(1)及时治疗和控制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2)合理调整药物,病情需要时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除毒、麻药品,改变吸烟、饮酒行为,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
(4)脱离接触物理、化学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农药等)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远离家畜、宠物;
(5)接受心理咨询和辅导,缓解精神压力,消除不良情绪;
(6)对于特定病毒易感人群,指导接种风疹、乙肝等疫苗;
(7)对于有高遗传风险的夫妇,指导接受遗传咨询、产前筛查和诊断;
(8)必要时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和转诊。
7、优生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有哪些?
(1)与怀孕生育有关的心理、生理基本知识;
(2)实行计划妊娠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以及孕前准备的主要内容;
(3)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对孕育的影响;
(4)不良生活习惯、营养不均衡、肥胖、药物及环境有害因素等对孕育的影响;
(5)预防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措施;
(6)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及内容等。
8、怎样预防出生缺陷?
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有:(1)加强有关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宣传,使大家都有一定的出生缺陷预防知识;(2)禁止近亲婚配;(3)怀孕前到计生服务站、医院等服务机构做孕前咨询和检查;(4)怀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5)加强产前筛查;(6)加强产前诊断;(7)加强新生儿筛查;(8)加强孕期、产期、哺乳期保健和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管理;(9)提倡六优:优恋、优婚、优孕、优产、优育、优教。
9、孕前多长时间要停服避孕药?
一般来说,不宜刚停用避孕药就怀孕,原因是避孕药是激素类药物,在服用期间对卵巢的分泌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刚停药的几次月经中,由于卵巢分泌性激素的水平尚未恢复到正常,会使子宫内膜变薄。子宫内膜是妊娠后胚胎发育的温床,子宫内膜条件不好,容易导致孕卵着床不牢而流产。长期口服短效避孕药者,应该在停药3个月后怀孕。使用长效避孕药者应该在停药半年以后怀孕。所以,刚停服避孕药者应该用其他方法如使用避孕套再避孕一段时间。
10、为什么孕前孕期不要接触宠物?
因宠物如猫、狗、鸟常带有病原体,如弓形虫就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这些病原体感染母亲后可以通过胎盘造成胎儿感染,引起出生缺陷,所以孕前、孕期最好不接触宠物。
11、为什么孕期感染风疹是危险的?
风疹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极常见的疾病,甚至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如果孕妇患风疹,特别是怀孕早期发病,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畸形的可能性极大。
12、如何预防弓形虫病?
(1)不与猫密切接触;
(2)食用羊肉、猪肉、蛋、奶制品时,应煮熟或加热后食用;
(3)整理花园、清理猫窝时应戴手套;
(4)清洗蔬菜、水果,接触猫、泥土、生肉后应洗手,不要用污染的手摸眼睛、鼻子和嘴;
(5)准备怀孕或已怀孕的家中不要养猫。
来源:
编辑:白玲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