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固本强基谋发展 改革创新迎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德市发展改革工作综述
2022-10-22 08:11:58 字号:

固本强基谋发展 改革创新迎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德市发展改革工作综述

红网时刻常德10月21日讯(常德日报通讯员 刘柏含)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硕果盈枝。

过去的十年,是常德市挥起如椽大笔描绘新时代新发展精彩蓝图的十年。经济总量从跨入“两千亿”大关到跃升至“四千亿俱乐部”,枢纽城市建设从“动车入常”一举迈入“高铁时代”。产业格局从“一烟独大”向“多点支撑”、产业规模从“百亿时代”向“千亿时代”转变,常德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过去的十年,亦是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发展改革委”)激流扬帆、奋楫前行的十年。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协调部门,市发展改革委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与担当,坚持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助推产业转型,增进民生福祉,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争资争项争先的能手、狠抓落实走在前列的执旗手。

图片

鸟瞰常德市城区。

抓项目 促投资 为高质量发展“固本强基”

市发展改革委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把项目建设放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围绕项目做文章,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2012年以来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306个、完成投资11022亿元。

图片

黔张常铁路。

坚定不移抓重点项目。2012年以来,累计实施重点产业项目2332个,完成投资5847亿元:常德卷烟厂易地技改、中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中联重科起重机械、中联智能配套产业园、康普药业、迪文科技、龙行下天、南方新材、葛洲坝石门特水技改、新鹏陶瓷、安乡体育运动用品产业园、津市溢多利、醇健甾体等项目投产达效;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华电常德电厂、桃源水电站、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万达广场、常德河街、柳叶湖文化产业园、桃花源提质改造、汉寿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天鼎丰年产15万吨非织造布即将投产,陕煤石门电厂三期如期开工;2012年以来,累计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379个,完成投资3346亿元:桃花源机场4D级改造投运,黔张常铁路、石长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常安高速、安慈高速、沅江隧道、沅澧快速干线相继建成通车,常益长高铁通车在即,沅澧水航道疏浚、常德港、官新高速、炉慈高速加快建设,为推动常德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十年来,累计实施社会民生项目595个、1829亿元:市民之家、湘雅常德医院、技师学院、常德幼专、财经职院、复基小学等一批卫生教育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穿紫河、新河、渐河水系改造旧貌换新颜,白马湖、丁玲、永安、芙蓉、甘露寺公园相继建成,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迁建、常德学院建设加快推进,极大改善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有了更强的获得感。2012年以来,在项目建设的带动和推动下,常德市固定资产投资也是一年一个台阶,年均增长15.7%,有效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

图片

沅江隧道。

坚定不移抓争资争项。2012年以来,常德市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近300亿元,争取专项债券额度336亿元。十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机遇侦察兵”的作用,主动上接天线抓机遇、下接地气强储备,紧密跟踪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捕捉信息、掌握重点,千方百计为全市经济社会建设筹措资金。项目数量、资金额度稳居全省前列,并呈现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为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棚户区改造、保障房配套基础设施、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升级、蓄洪垸堤防加固、文化教育卫生、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利用、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坚定不移抓机制创新。2012年以来,常德市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不断创新项目建设调度与考核机制,助力项目管理向严、项目进度向实方向推进。始终坚持“一单三制四调度”(即问题清单,交办制、督查制、销号制,常务副市长季调度、分管副市长月调度、部门单位旬调度、市发展改革委周调度)工作机制为重点建设项目保驾护航,在省、市重点项目管理和服务上坚持“一月一研判一通报、一季一督查一点评、半年一考评一小结、全年一考核一奖励”,层层压牢责任,事事强化落实。为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推进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今年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常德市“骏马项目”和“蜗牛项目”评定办法》,激励“骏马项目”扬蹄奋进,鞭策“蜗牛项目”奋起直追。

图片

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塔机远销海内外。

抓产业 助转型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产业是经济之本,亦是立市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重要支撑。

十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聚焦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烟草、数字经济、农产品精深加工四大千亿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四大新兴产业。飞沃科技通过深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获得省长质量奖,中联建起跻身“百亿企业俱乐部”,中联塔机、三特履带、迪文屏、昆宇通信储能电池、新合新生物医药等一系列“常德造”的产品畅销全球各地,常德多点支撑、多业发展的新格局加速构建,实现了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双拳出击”,让“老树发新芽”“新树扎深根”。

十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抓产业。创新开展线上招商、驻点招商、孵化招商、产业链招商,中国中车、中国中药、华为、上海复星等一批战略投资者落户常德。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产业产值先后突破千亿大关。芙蓉王现代新城、中车新能源汽车、中联重科起重机械产业基地、溢多利生物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常德经开区、桃源高新区、石门高新区、临澧高新区获评全省“五好”园区创建工作先进园区,常德高新区被评为营商环境先进园区,津市高新区获批全省首批化工园区。常德经开区、临澧经开区、桃源高新区成功获批全省首批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园、武陵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被评为常德市首批省级特色产业园。

尤其是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落实国家和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常德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实施方案(2022—2025年)》《常德市生产性服务业扩容提质实施方案》,研究出台《常德市推进服务业发展奖励实施办法》《常德市扶持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政策实施细则》等产业政策的同时,紧紧抓住产业园区是发展产业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聚焦“五好”园区目标,积极实施“五好”园区攻坚专项行动;立足自身职责定位,对标“规划定位好”,坚持“三生融合”“三态协同”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园区调区扩区工作指导,鼓励一批园区申报省级特色园区。对标“创新平台好”,着力构建以园区重点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体系。对标“产业项目好”,以先进装备制造、烟草、数字经济、农产品精深加工四大千亿产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与军民融合等新兴产业为重点,聚焦“两图两库两报告”,完善产业园区产业链顶层设计。对标“体制机制好”,持续深化园区“去行政化”“大部门制”改革。对标“发展形象好”,积极推动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135”工程升级版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园区生活服务设施配套。进一步推进市县审批权限向园区下放,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积极推广园区区域评估成果运用。多措并举,把园区建设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度。

数据显示,常德市三次产业结构从2012年的15.7∶45.8∶38.5调整为2021年的11.5∶41.6∶46.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8.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方面,202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899.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39.2%提升至55.1%。

图片

柳叶湖东岸栈桥。

抓谋划 促改革 为高质量发展“描图绘景”

十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围绕常德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想在最前处、谋在最深处,积极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先后高标准编制了《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常德市要致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枢纽,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生态农产品基地、全国大健康产品基地的“一个中心,两个枢纽,三个基地”的发展目标。目前,“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正在转化为常德的发展实践,推动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焕发勃勃生机。在战略谋划上,经过连续数年不懈争取,积极建言建设洞庭湖经济圈,成功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得以实施,并借此跻身长江经济带,成功实现由常德市“国家战略覆盖盲区”向“国家战略叠加洼地”的转变。津澧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中小城市改革试点,澧县入围全国120个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县。2021年,常德全域被纳入湘鄂渝黔革命老区规划范围,这是“十四五”期间,常德市进入国家层面的第一个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规划。

十年来,市发展改革委统筹推进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工作,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出台《常德市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积极建立融资项目库,探索重点领域项目融资模式创新,全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2018年以来,累计向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和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下放17项审批(管理)权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1个工作日内即可在网上下载备案证明,大力推动“全网通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初步构建,信用联合奖惩步入法制化轨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愈加浓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取消五成以上,公车运行管理日趋完善,公务交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民生关爱持续升温,积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水、电、气阶梯价格制度,同时配套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优惠标准,既体现了节约资源的原则,又贯彻了以民为本的要求,入选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形成“党建平台助老”、农村“三屋”养老、“云看护”医养融合等“常德模式”。

图片

市民之家。

保粮安惠民生 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全市粮食、物价主管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盯职能职责,积极履职,按“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的总要求,以“提质增效、丰产增收”为目标,深入贯彻藏粮于民,激发全市粮食生产的内生动力,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坚持多措并举,加强价格监管,保供稳价惠及民生。

2021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384.4万吨,较之2012年377.22万吨,增加了7.18万吨。粮食产量连续18年稳居全省第一。2021年,全市粮油加工业总产值达243.37亿元,同比增幅5.7%,粮油类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29家,产值过亿元企业47家、过5亿元企业10家、过50亿元企业1家。优质粮油工程实施以来,全市支持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9家,带动全市建成烘干中心360多家,基本满足粮食收购需求。积极推行“品牌兴粮”战略,“常德香米”“常德米粉”等7个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2款产品荣获“湖南好粮油”称号,11款产品荣获“中国好粮油”称号。

十年来,常德市不断完善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减轻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影响;2018年11月,常德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低收入群众价格临时补贴,共连续实施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20次(个月),共计对常德市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约1.25亿元,受惠群众约455万人次。2022年8月,常德市再次在全省率先启动低收入群众价格临时补贴。

与此同时,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水、电、气阶梯价格制度,同时配套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优惠标准,既体现了节约资源的原则,又贯彻了以民为本的要求。就重大价格政策制定宣传方案,对涉及到公共服务收费事项举行公开听证会,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长期坚持市场价格监测,实行民生商品价格日巡查、日监测,每日分析、每日上报,在重大节假日、突发事件期间,还建立价格监测应急状态,密切关注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动态。

图片

柳叶湖游客集散中心。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

站在新的起点,市发展改革委全体干部职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实施“六大专项行动”,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常德贡献发改力量。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刘柏含

编辑:陈妍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