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3月9日讯(通讯员 欧阳乐孜)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桃源县马鬃岭镇的街头巷尾,“她”力量无处不在,每一个“她”都闪闪发光,她们是这个春天最美的风景线。
理鸣村巾帼志愿者开展卫生大清扫行动。
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清早时分,理鸣村的巾帼力量就已经在村部集合完毕。她们手拿扫帚、钳子、铲子、垃圾袋等工具,分组前往事先分好的片区,开展卫生大清扫行动。在活动中,巾帼志愿者们发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对村内主干道、河道两侧的暴露垃圾杂物等进行彻底清除。同时,向周边群众宣传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动员村民们一起加入,共同打造美丽整洁的家园。
开导辍学学生。
尽力开导辍学学生返校
上午,听闻村里有一名高中生辍学在家,不愿意再继续学业,兴庵村支委陈玲玲便立即赶到她家中了解情况。经过走访调查,辍学的学生名叫小陈(化名),一方面因为家里条件不太好,一双鞋子穿了很久没有换,被他人嫌弃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因为妈妈生病,无法辅导其学习而导致压力太大,由此萌生了辍学的念头。陈玲玲了解情况后,随即对她进行了开导:“你这么做,妈妈会更担心你,这可不利于她的身体的恢复。”“像你这个年纪,正是奋斗的年纪,应该在校园里努力学习,茁壮成长……”经过一上午的沟通交流,小陈辍学的念头便已褪去,决定不久后重返校园继续学习。
水渠清淤。
全力保障春耕备耕
“难得的好天气!趁着天气好,得赶紧把上次村民反映的沟渠清淤问题解决了,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打消了大家种田的积极性。”兴街村支委张艳一早便心系群众,叫了几个帮手,一起来到田间地头,为沟渠清淤。
众所周知,纵横交错的农田沟渠,向来被称为农田水利的“毛细血管”,是农业灌溉的重要保障。淤堵的沟渠,不仅无法满足灌溉需求,还容易导致积涝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
张艳虽身材瘦小,但声音洪亮,底气十足。田间回荡着的都是她不慌不忙、有条有理的指挥声。在她的指挥安排下,大家伙奋力地挥舞着手中的铁锹,一下,两下,三下……一上午的时间,原本被泥土堵塞的沟渠已畅通无阻了。这下,村民们种田便再也不用愁没有水灌溉了。
为脱贫残疾户换药。
倾力照顾受伤脱贫残疾户
董兰秀,这是木槎桥村妇联主席乌元珍心里最放不下的一个人。从2020年3月,董兰秀在家中因烤火时癫痫发作被烫伤至今,已整整两年时间。在这两年里,乌元珍坚持每周上门为董兰秀清洗伤口、上药、换药,风雨无阻。今天是妇女节,乌元珍和村里的后备干部马坤,又一次来到了董兰秀的家中为其换药。换完药后,她们又将房前屋内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等所有事情忙完,她们一起坐在屋子的前坪,沐浴阳光、话话家常。离开时,挥手告别,约定着下一次来的时间。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在马鬃岭镇,她们埋头实干、冲锋在前,用勤劳、智慧和勇气,化身守护一方的铿锵玫瑰,释放出令人鼓舞的力量,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她们的行动证明:柔肩亦能挑重担,妇女也顶半边天!
千年前,花木兰从故乡跨过黄河,披甲战燕山,忠孝两不渝;而今,千万女战士征衣未解又跨鞍,奋力拼进新时代,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欧阳乐孜
编辑:李彩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