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用“优质均衡”回应常德市民对教育的美好期待
2021-09-20 09:39:18 字号:

 用“优质均衡”回应常德市民对教育的美好期待

红网时刻9月20日综合(常德日报记者 江一舟 肖志芳 通讯员 张华)5所芙蓉学校建设完美收官;澧县城头山镇中学及中心小学的教师周转房即将完工;新建的武陵区第三小学、第五小学、第六小学和柳叶湖复基小学迎来首批学子……如今的沅澧大地,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已成为常德市基础建设中最具活力的板块之一。

过去五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常德教育整体实力位居全省前列,成为享誉三湘四水的“金字招牌”。公办幼儿园“入园难”、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城区“班额大”等难题得到显著改善。常德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的教育差距不断缩小,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家门口的幼儿园好而不贵

新建的常德市第一幼儿园西院,教室明亮。记者 李龙 摄

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等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出解决“药方”: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坚决扭转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偏低的局面。

近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约7.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38所、创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95所,治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31所,新增公办园学位4万多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4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3.84%。

相较而言,公办园师资队伍稳定,师资力量较强,保教费和伙食费质优价廉,大部分家长都想把孩子“挤”进公办园就读。去年9月,安乡县第二中心幼儿园开园时,大家奔走相告,相关信息刷爆微信朋友圈。

它的令人“瞩目”,在于安乡县9000多幼儿,三分之一在城区就读,全城19家民办幼儿园,仅有1家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入园难”久矣。安乡县县委、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投入2000多万元建一个占地6.35亩的公办幼儿园,可见安乡县促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决心和力度。

回到市城区,由武陵区政府投资新建的公办幼儿园高山街幼儿园建设正酣。幼儿园规划用地面积2746平方米,总投资2800万元,建成后可开设9个班,提供约270个学位,为周边学龄前儿童提供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

位于武陵区青杨路与济民路交会处东南角的常德市第一幼儿园西园将于9月22日、27日错峰开园。幼儿园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投资6700万元,办园规模24个班,提供720个学位,提高了常德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常德市第一幼儿园西园家长忍不住感叹:“在家门口就能上这么好的公立幼儿园,生活在常德真的很幸福。”

农村学校不比城里学校差

西洞庭龙泉完全小学,孩子们在绿色的草地上尽情地踢球。图片由学校提供

石门县太平镇芙蓉学校。图片由学校提供

曾几何时,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老师不愿留,学生都想走,教育发展不平衡日趋严重。因此,从硬件着手,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成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今年9月,鼎城区草坪镇芙蓉学校、汉寿县太子庙镇芙蓉学校、澧县芙蓉学校、石门县蒙泉镇芙蓉学校和石门县太平镇芙蓉学校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五朵风格统一的“芙蓉花”在沅澧大地盛放,让4116名农村学生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景。

澧县金罗镇人张字珍一直在县城打工,她看着澧县芙蓉学校拔地而起,见证了学校一天一个样,内心期盼着自己的孩子能在这里读书就好了,如今已梦想成真。带着孩子入校报到,张字珍内心的振奋无以言表。她说:“我们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上这样的好学校,不论是环境和教学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学校差。”

今年是常德市实施农村学校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投资9.6亿元,新建教师周转房3077套,新建塑胶运动场133个,新建和改扩建学生食堂面积8.2万平方米。办学条件的改善不仅让农村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还留住了农村教师的人心。

在澧县城头山镇中学教学40年的李南轩坦言,以往新招聘教师分配时,条件艰苦、设施落后的农村学校少有人问津。如今,随着常德市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澧县城头山镇中学有了全新的高标准塑胶运动场,为教师们配备了带有独立厨房、卫生间、网线、电视线的教师周转房,学生爱上了运动,教师安身安心。

城区“大班额”已成过去

武陵区第一小学,大班额消失了,教室显得更宽敞了。图片由学校提供

追逐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享受更好的学习环境,是每个家庭的愿望。于是市城区部分学校班额严重超标,有时一个班达到66人,教室后门开不了,老师上课要扯着嗓子喊,坐在讲台两侧的学生只能自己“切换角度”去辨认黑板上的内容。烦恼的不仅是学生和家庭,市城区一些学校校长在开学前一个多月,频繁接到各种说情找关系的人的电话,只得无奈地将手机关机。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新扩建优质学校,帮助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成为常德市解决城区“上学难”“班额大”难题的又一举措。

市委、市政府将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任务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坚持政府主导,从高处发力。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对市城区新建学校按照1:1的比例予以配套,对消除大班额工作成效突出的区县(市)给予奖励。近三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约43.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91所,新增学位8万多个。武陵区第一小学、鼎城区永安小学、汉寿县西湖小学等一大批学校建成投入使用。

为确保“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武陵区研发了义务教育网上招生报名系统,极大精简了入学报名流程。津市市所有学校一律实行电脑排位,随机编班,做到了班级规模全面均衡。临澧县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和跨区调整机制,解决了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石门县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按照“1+N”的模式建立教育集团,让优质资源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师资相互交流,整体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来,常德市共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1912个(含超大班额323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实现全面“清零”。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常德教育的发展和成绩有目共睹。今后五年,全市教育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一个中心、两个枢纽、三个基地”的目标要求,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区域中心为目标,突出促均衡、补短板、保公平,全面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打造教育品牌,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洼地,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办学高地,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求学宝地,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江一舟 肖志芳 张华

编辑:朱志姣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