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5月7日综合(常德日报记者 李萌)开车,停车难;不开车,出行难。这样的场景,大家不会陌生。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8亿辆,其中汽车2.87亿辆。
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一路飙涨,车位缺口不断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滞后、乱停车现象屡禁不止等问题日益凸显,交通出行“肠梗阻”、停车难成为城市“成长的烦恼”。
“行车堵、停车难”,到底难在哪?该如何破局?记者连日来对此进行了调查。
武陵区北正街恒大华府小学门口接送学生的车流。 记者 傅可以 摄
现象
停车耗时久 找停车位成技术活
早上8时30分,市第一中医医院,等待进场停车的车辆从医院门口排到了红绿灯处,数名交警急忙疏导拥堵的交通。
“才上班就没车位,这可怎么办?”看到保安将“车位已满”的提示牌放在医院门口,市民刘万林只得让家人先下车去挂号,自己则开车前往武陵大道附近寻找停车位。
说起停车难,几乎每个车主都有话要说,而由于停车问题导致的交通拥堵也屡见不鲜。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一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等路段,因车辆排队停车导致的道路拥堵早已司空见惯。
不只是医院附近,在市中心的商场、写字楼等人流集中地,要找一个停车位也很不容易,甚至成为一门“技术活”。
“原计划1个小时内就办完事离开的,结果光停车就耗了半个多小时。”市民李恋在市城区建设路泓鑫桃林商业广场办事时,在地下停车场找车位、排队等车位耗时太久,不仅产生了更多停车费,还打乱了她原本的工作计划。
买了车,就得为它“安个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车都为没处停而“烦恼”。记者在水榭花城·中城一品小区内看到,没有车位的车辆横七竖八地停在过道、消防通道上,有些堵住了车位里的车辆正常进出,车主们甚是郁闷。
症结
停车需规范 车位建设跟不上车辆增长速度
在常德某事业单位上班的赵女士,加上最近购买的一辆电动汽车,她家里已经有了三辆车。“以前,孩子上小学离老公单位近,都是他负责开车接送,现在上初中后,离我单位近,我只好再买一辆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赵女士坦言,家里多一辆车还是方便很多,可是停车问题也成了每天面临的难题。
据市交警部门统计,常德市中心城区小汽车保有量为22万余辆,且近年来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加上鼎城区、常德经开区在市中心城区居住就职的市民较多,市城区实际小汽车通行量近30万辆。
人往城里赶,车往闹市行。由于我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大部分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和市场等吸引人流的公共设施均集中在中心城区,使得各种车辆大量汇集。记者发现,每逢节假日,全市商场停车位严重不足,不少市民聚餐、购物很难找到停车位,只好选择路边停车,给道路交通造成巨大压力。
根据全市停车设施调查统计,常德市主城区合法泊位约11.92万个,其中配建泊位约10.79万个,占90.5%。根据1.25泊位/车的需求,我市停车位需求约为27.5万个,总缺口15.58万个。
停车问题受关注背后,不仅仅是日益凸显的停车供需矛盾,还与市民的停车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4月26日清早,市民张先生就遇到了烦心事,自家车库门前堵了一辆车,自己停在车库里的车出不来,对方车主还未留联系方式。
眼瞅着上班要迟到了,张先生找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物业也联系不上对方车主,急得张先生没办法,只好对着楼栋大声喊道:“××××号牌是谁的车?”虽然对方车主将车开走并道了歉,但为了防止同样的情况再现,张先生一气之下在自己车库外用油漆写下了“请勿乱停车”的字样。
今年1月,市城区一商家在老西门外人行道上自行画了一个“停车位”,后被市民拍摄举报后,交警部门要求商家用清洁球将白线框线清除。
经记者了解,该“停车位”是路旁一批发部经营业主所为,业主表示在此经营已十年有余,门前曾有规划好的停车位,由于年久,白色的停车框已经淡化不见,为了方便自己停车,便买了白色油漆在店前重新画了一个“停车位”。
交警部门表示,该处原为市城投集团规划好的停车场,批发部前面为停车场出口,该处的停车位早已废除,批发部经营业主擅自在停车场出口划停车位,影响了停车场车辆正常进出,最后要求该业主对“停车位”进行清洗。
近年来,市民因小区公共车位不足而引发冲突的事件屡见不鲜,车辆乱占人行道违停现象不可胜数。这主要是因为我市主城区路外社会公共停车、配建停车、路内停车三类停车泊位比例配比结构不太合理,配建停车位及路外社会公共停车位总体比例仅占6.3%,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的20%。那么,如何才能规范市民停车秩序?
目前,我省岳阳、株洲等地已对机动车停车管理进行地方立法,停车管理逐步规范,停车秩序大为改善。目前,我市城区部分路段和区域设置了停车收费框规范停车行为,但大部分路内收费停车位和免费停车位共存,缺少精细化管理,不能有效解决行车堵、停车难的问题,停车秩序依旧混乱。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市缺乏宏观层面长期有效的停车管理政策和制度,停车场的专项规划出台迫在眉睫,建议整合市城区停车场资源,出台相应停车管理办法与制度,保障市民交通出行停车需求。
声音
各界呼声缓解部分交通压力
近年来,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市城区“行车堵、停车难”提出不少建议案,改善城市综合交通环境已成为市委、市政府重视和市民关注的工作。
市政协委员于忠荣自2011年起就开始关注城市停车难的问题,2018年,他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区停车场建设的提案》,呼吁解决停车难问题。
2020年,省人大代表胡小明针对柳叶大道常德芷兰实验学校附近“肠梗阻”现象,在《关于在柳叶大道常德芷兰实验学校附近修建天桥的建议》中提出,在常德芷兰实验学校东临的荷花街与柳叶大道交会处修建人行天桥,衔接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和武陵区金色晓岛小区,同时取消柳叶大道学校南门路段的人行横道。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反映了群众的呼声。2019年7月16日,常德市第一个智能停车楼——北正街智能停车楼正式揭牌运营。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天桥项目于2020年7月底正式动工建设,目前已交付使用。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天桥建设使用后,柳叶大道和朗州路交会处的交通压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然而,市城管执法局对北正街智能停车楼和步行街智能停车楼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两座智能停车楼使用率并不高。北正街智能停车楼自2019年7月试运行至2020年7月底,合计收费35094元,使用率仅31%。
智能停车场使用率不高,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停车楼具有智能化、快捷化、方便化等特点,但是单一的收费政策并不能有效解决停车秩序混乱、停车难的问题,建议智能停车楼对停车服务进行提质,同时相关部门加大违停执法力度,规范引导市民有序停车。
今年3月,常德市召开缓解市城区“行车堵、停车难”现状专题调度会,并邀请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学校代表、家长代表、企业代表等进行座谈,公开征集社会各界意见。
常德芷兰实验学校附近停在路边接送学生的车辆。记者 傅可以 摄
措施
齐抓共管解决“行车堵、停车难”
城市道路通畅,停车规范有序,是每一位常德市民出行的愿望。
为提升城市品质,规范停车秩序,改善停车环境与道路通行状况,我市成立常德市城区缓解“行车堵、停车难”工作领导小组。
自今年3月以来,市交警、城管、规划、住建、城发、公用资产等部门对“行车堵、停车难”基本情况进行摸排,并有专家进行专题研究。
“我们公安交警支队对市城区主要堵点难点进行统计,针对交通流量进行科学合理分析,科学调整交通设施,提高通行效率,提出错时上下班建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秩序管理大队大队长万鲲表示,目前交警部门正通过加强堵点治理,重要节假日期间在商圈周边加派警力,及时疏导交通,排除拥堵,努力缓解城市堵车现状。
提倡“绿色”出行,市城管执法局通过规范共享单车管理,统筹协调市城区道路停车规范管理专项整治,积极推进人行道违停处罚系统、智能监管平台及信用机制、曝光机制建设,重点整治占用人行道洗车、修车等行为,实现停车场资源共享,提高停车位周转率。
此外,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鼓励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性场所的停车设施在满足本单位办公停车需要的情况下,为社会提供免费停车服务,提倡住宅小区在满足本小区居民停车需要的情况下,将配建停车场向社会有偿开放。
常德市城区缓解“行车堵、停车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谈胜华表示,缓解“行车堵、停车难”就得要多措并举,齐抓共管,以联动执法为支撑,以积极推进“三智”(即“智能诱导、智能收费、智能监管”)系统建设为抓手,以稳步落实停车场建设为必要,疏堵结合,加强宣传引导,建立诚信机制及媒体曝光机制,最大限度盘活现有停车场资源,推动地方规章制定出台,建立长效综合管理模式。
目前,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论证,我市已形成市中心城区机关事业单位错时上下班初步方案,预计错时方案实施后,全市交通流量将有效避开叠加高峰,行车堵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此外,我市将在节假日开放行政事业单位停车场供市民免费停车,最大限度缓解“停车难”。
记者手记
让城市不再拥堵
李萌
“行车堵、停车难”是一项复杂的城市问题,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着各式各样的关系。
老旧小区改造使街巷实现微循环、提倡绿色出行、优化公共交通、积极推动智能交通建设……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和停车问题方法很多,归根到底还是需要科学合理分配道路和停车位资源。
城市停车场资源有限,就得保障停车场建设用地,稳定推动停车场建设,对停车矛盾突出的中心城区,要结合社区和老旧小区提质改造、拆除违章建筑、清理空坪隙地等方式保障停车场建设用地。
从建设智能停车场到建设常德芷兰实验学校人行天桥,从人民路、红旗路改造到错时上下班方案的初步形成,缓解交通拥堵,既要解决当前的阵痛,又要放眼长远。
节假日开放行政事业单位停车场供市民免费停车,可以看到,常德市委、市政府从为群众办实事角度出发,正在最大限度盘活现有停车场资源,努力改善群众生活质量,让城市不再拥堵。
来源:常德融媒
作者:李萌
编辑:李彩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