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国考”放榜:常德一医排名市州第1省内第5,跻身全国A级梯队!
2021-04-12 21:55:49 字号:

“国考”放榜:常德一医排名市州第1省内第5,跻身全国A级梯队!

微信图片_20210412212302.jpg


红网时刻 通讯员 熊妮 雷云 欧阳文  常德报道

3月30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2019年度2413家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考核结果,常德一医以735.6分的成绩在全国1182家(西医类)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161名,在“国考”中取得亮眼成绩。

全国排名第161名晋级为A级跻身国家三级综合医院第一梯队序列,市州第一,全省排名第五,仅次于中南大学湘雅系3家附属医院和湖南省人民医院。

此次考核是经过100余位专家、两个阶段、四轮数据质控,专家现场调研复核,对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及满意度评价4个方面、56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权威性、专业性、科学性均达到了新的高度。

“成绩的取得是全院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初步成效,是有努力就有收获的生动案例。”最近,常德一医党委书记向勇志向全院员工兴奋地分享这一喜悦成果。他说,作为一家位于中部地级市、无交通优势、非高校直属型附属医院,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质量至上 切实保障人民健康

微信图片_20210412212321.jpg

党委书记向勇志在重点发展专科誓师大会上签名

微信图片_20210412212326.jpg

常德一医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志明(中)接受国家级胸痛中心授牌

从此次“国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医疗质量”包含的功能定位、质量安全、合理用药、服务流程4个二级指标中,常德一医的成绩可谓是突飞猛进,从病案首页质量、学科能力建设、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狠抓医疗质量,以服务树形象促发展,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我们瞄准标杆,加快了学科建设步伐。”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志明介绍,医院以“成熟一批、成长一批、孕育一批”的方式全方位搭建学科建设平台,健全了学科管理架构,落实学科人员分工,建立“双维度、三类型、四层次”的学科人才建设体系,提升医院学科建设水平。

严格监管,专项整治,医疗行为规范一以贯之。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疗技术准入、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逐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入径率、完成率,降低退出率。强化监督管理,对不合规的医疗行为实施专项整治。建立医疗行为监管长效机制,对明显不合理的医疗行为进行重点监控和定期通报,将结果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晋升晋级等挂钩。

狠抓不懈,警钟长鸣,医疗质量安全不断改善。以医疗质量为基石,提升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通过鼓励开展微创手术和四级手术,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明显提升,医院综合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过努力每月病历7天归档率达100%,病案首页填写完整率达99.8%、合格率较前有了显著提升,病案首页上传率达100%。

找准定位,深耕细作,持续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常德一医成立医疗集团,形成以常德一医为牵头单位,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二级支撑单位,下联常德市武陵大道以东的丹阳、芷兰、启明、东江、永安、府坪等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芦荻山乡卫生院等医疗机构,覆盖武陵东部城区的三级医疗服务网格。医院通过技术帮扶、巡查指导、开展联合病房、实施双向转诊等措施,对集团内医疗机构加强传帮带。这对深化全市医疗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等问题起到全面、积极的推动作用。

精益管理 运营效率急速提升

微信图片_20210412212344.jpg

医院自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院感工作季”活动。

家住市城区的陶女士牙龈经常发炎,肿痛,非常难受,去常德一医检查,结果居然是上颌骨囊肿,医生建议陶女士选择日间手术。“原以为手术需要一周时间,想不到两天就可以出院了。”陶女士说。

推行日间手术是常德一医深化医改推出的一项新举措,日间手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有效提高床位周转率和利用率,被视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方。

除了推行日间手术,常德一医还推行预住院模式,有效提高病床利用率,缩短病人等待住院、手术时间,降低平均住院日,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缓解了住院难,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和点赞。

“你们医院这种预住院模式很好,三天内就能安排床位,既治得好病,还帮病人省钱省时。”家住桃源的刘先生患有鼻窦炎,常年鼻塞、流涕、涕中带血,今年正月初九来市一医院就诊。在没有床位的情况下,眼耳鼻喉综合病房的医生为刘先生开了预住院证。刘先生当天做完术前检查后便回了家,安心等待医院的通知,于正月十二入院手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当然,日间手术与预住院只是常德一医注重精细化管理,加强信息化投入,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的一个缩影。此次“国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运营效率”包含的资源效率、收支结构、费用控制、经济管理4个二级指标中,常德一医的得分率高达97.8%。这与医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技术水平、开拓创新运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因素都息息相关,也体现了该院的内部管理、运营效率等综合能力。

近年来,常德一医还从盘活存量、强化管理、管控成本、扩大分配4个方面狠下功夫,以此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

人才兴院 坚持创新筑牢根基

微信图片_20210412212407.jpg

普通外科主任张克兰博士(左一)正进行腹腔镜手术。

微信图片_20210412212413.jpg

为基地授牌,开展系列学术研讨活动。

“我们科室做了全市第一例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湘西北第一例全腹腔镜下脾脏部分切除术、我市第一例全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我市第一例全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普通外科主任张克兰仅仅列举了近两年来一病区的部分手术,就已经填补常德市乃至湘西北的多项空白。

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绩?探究背后,这得益于该院历来重视加快人才培养,筑牢医院发展之根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医院实现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该院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对全日制博士给予50万至100万引进费;本硕均为一流学科或一流大学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生,给予10至30万元引进费。出台《职工攻读研究生管理规定》,鼓励在职员工攻读所从事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从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方面着手搭建人才梯队,有力地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促进了医疗技术发展。

搭建科研平台,激发创业干事之活力。医院相继成立了彭孝军院士指导研究室、赵永祥博士后工作站,签约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常德研究所,成立黄水清教授中医药学科研究工作组。相继成为国家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常德分中心、湖南省麻醉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湖南省神经外科学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湘西北重症救治中心即将挂牌。新增暨南大学、南华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8名、实践指导老师11名,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和高端平台的搭建,让医院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以人为本 全面升温人文关怀

微信图片_20210412212437.jpg

“微笑服务推进年”活动在全院范围内深入开展。

微信图片_20210412212442.jpg

此次“国考”数据显示,在“满意度评价”包含的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的2个二级指标中,常德一医的得分率高达95.8%。

67岁的刘奶奶出院回家后,身边的人都说她“气色挺好。不像去住院了,倒像去度假了。”刘奶奶曾因胃巨大间质细胞瘤并感染住进常德一医,手术摘除了9公分肿瘤,术后又经历了胃动力恢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奶奶这还是第一次住院,一开始多少有点心态不好,愁眉苦脸的。”刘奶奶的孙女杨晶说:“普通外科三病区的医护人员温柔、爱笑,一口一个‘老太太’,把奶奶哄得可开心了。”杨晶说,主治医师罗文针对刘奶奶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耐心细致,操作轻柔,护士长王湘陵一有时间就来找刘奶奶拉家常。脱下白大褂下班回家后,他们还不厌其烦地与杨晶沟通刘奶奶的情况。

此次“国考”数据显示,在“满意度评价”包含的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的2个二级指标中,常德一医的得分率高达95.8%。

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该院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微笑服务年等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为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该院规范一站式管理,对门诊大厅“一站式服务中心”工作进行了规范管理并加强职能职责,集门诊诊断审核、退费处理、用药咨询、补卡办卡、信息处理、预检分诊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让患者少跑路;加强老年患者服务站功能,开通老年人门诊就诊绿色通道。

在提高员工满意度方面,该院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为“指挥棒”,着力完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兼顾公平的绩效分配方案。通过强化管理、提质增效,确保职工福利待遇。积极培育推介先进典型,涌现一批“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个人”及全市“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获得者,职工荣誉感不断增强。

谈到未来,向勇志掷地有声: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措施,代表了党和人民对三级公立医院的发展要求。常德一医在助推国家医改向更深层次迈进的进程中,将坚持在绩效考核“指挥棒”的引导下,全面贯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以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为泛湘西北地区百姓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 熊妮 雷云 欧阳文

编辑:黄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