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常德分会场)成功举办
2020-12-08 09:35:16 字号:

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常德分会场)成功举办

红网时刻12月8日综合(常德日报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丁浩)12月7日,常德市西洞庭湖青山湖候鸟苑人头攒动,第十一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常德分会场)暨西洞庭湖青山湖候鸟苑开园仪式在这里进行。来自常德市内外的爱鸟人士聚在一起,参观青山湖鱼鸟类博物馆,7只观鸟队伍还进行了观鸟比赛。

2-111IMG_20201207_18581891_1607339059833.jpg

西洞庭湖半边湖边,候鸟们在栖息。 曹儒国 摄

此次观鸟节主题为“保护观鸟胜地,建设大美洞庭”,由湖南省林业局指导,由常德市人民政府主办,汉寿县人民政府(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常德市林业局具体承办。整个活动由“一赛五展一动画”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西洞庭湖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鸟类资源,凸显西洞庭湖湿地保护成果。

2-222IMG_20201207_18581945_1607339061670.jpg

西洞庭湖半边湖边,候鸟们在栖息。 曹儒国 摄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2002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为我国现有64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2013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0044公顷。保护区以黑鹳、白鹤等珍稀濒危物种和西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区内有维管束植物424种,鸟类226种,鱼类112种,底栖动物65种,两栖动物13种,爬行动物20种,哺乳动物26种,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绕候鸟宜居家园建设,夯实各项举措。在保护管理方面,着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在法制建设方面,着力促成《常德市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条例》的出台;在科普宣教方面,以“湿地学校”为支点向周边社区延伸;在生态修复方面,多措并举来恢复湿地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在科研监测方面,以人才引进培训为基点促进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着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建设。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让西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日趋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营造了西洞庭湖这一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在当天的观鸟大赛上,由“洞庭湖湿地护鸟第一人”李剑志带领的沅江观鸟代表队获得观鸟优胜奖,常德国家湿地公园观鸟联队获最佳预测奖,常德市林业局机关观鸟代表队、湖南文理学院观鸟代表队、湖南师范大学观鸟代表队、汉寿县观鸟代表队、岩汪湖湿地示范学校观鸟队获得优秀奖。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曾玉英 丁浩

编辑:胡金贵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