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16日综合(常德日报记者 杨晟 )10月15日12时40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百村脱贫记》栏目以《湖南石门矿岭村:补上缺水短板,助力脱贫增收》为题报道了该村在2018年1月通上自来水后,不仅解决了村民安全饮水难题,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还让因缺水停滞的种植、养殖业发展起来,全村“遇水而活”。
武陵山脉东北端的常德市石门县雁池乡矿岭村,地处湘鄂边陲,海拔550米。村民盛美蓉回忆,从前村民用水只能下雨的时候就用池塘把水存起来,不下雨就到很远的地方挑水。矿岭村因为海拔高,缺少活水水源,村里一直不通水。缺水制约发展,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矿岭村一度变成“空巢村”。
2016年扶贫工作组到达村里后,首先解决这个“心病”,据石门县雁池乡矿岭村村支书唐平元介绍,几经艰难,工作组最终选择在本村范围内的天然溶洞里面找水源,经过设计方设计后,把水引出来在外面建了一个泵站,通过2公里的水管,把水送到村里的集中蓄水池,再通过两个泵站的转化,最终将水送上550米的最高点。2018年1月25日,矿岭村终于通上自来水。
水问题解决之后,唐平元经常接到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想回乡创业的电话,90后年轻人盛克波就是其中一个。他回乡创业后同时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在橘园里散养土鸡,土鸡价格卖到25元一斤,柑橘的品质也很高,盛克波还尝试通过互联网的形式销售产品。村民盛美蓉在2019年返乡开始养牛,饮水问题解决后,牛越养越好,目前年收入达到10万以上。
截至目前,常德全市已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新建和改扩建万吨规模以上大水厂34个,覆盖人口381万。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杨晟
编辑:胡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