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文,临澧一中数学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国培专家、省市两级督学专家、常德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及数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25年,任班主任23年,专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实”“新”“精”“情”教学模式,先后获“湖南省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称号,立县二、三等功8次,主持主研国家省市课题6项,主(参)编专著7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辅导学生获省数学奥赛一、二等奖37人次。2011年作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出席了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常德市第六次党代会。《三湘都市报》《科教新报》《常德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他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
矢志不渝,秉持“工作当事业来做”的信念
“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朱福文常常这样说。
工作中,他做到腿勤、目勤、口勤、手勤。“腿勤”即勤于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早操、课间操基本上是天天跟班到位,宁可牺牲自己的吃饭、休息时间,也要和学生在一起。“目勤”即勤于观察。他留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异常,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口勤”即勤于与学生交谈。他经常利用早晚自习前后、饭前等时段,抽休息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在每周一的班会上,他都会给学生读一篇德育方面的文章。在高三最后冲刺阶段,他会把历年高考状元的经验介绍读给学生听。“手勤”即勤于率先垂范。弯腰捡起学生随手扔的纸团、随手关水电、学生生病时主动看望、体育比赛中为学生递上一瓶水、整理好自己的办公桌……他说这些都是“道德教育”的好素材。他用行动做榜样,久而久之,学生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春风化雨,用智慧与行动诠释教育的光辉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善于“倾听”“理解”与“尊重”,把“微笑”“赞美”送给学生。
2017年,他带高三,班里有一名姓李的同学,整天没精打采,还经常莫名其妙地向周围的同学发火,搞得同学关系十分紧张。经过朱福文多次耐心询问,他才说是家里出事了。朱福文就和他父母联系,得知原来是夫妻俩闹离婚,影响到孩子的心态了。可这对夫妻却一点儿也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让朱福文告诉孩子“大人的事,小孩别管”。这下激怒了朱福文:“离不离婚是你们的事,但你们的争吵已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了。他现在读高三,到了关键时刻。你们再这样下去,孩子将来会痛恨你们一辈子的!”这对夫妻深受触动,随后表示孩子是共同的,是他们的希望,要向孩子道歉。朱福文回头劝导小李要理解父母的难言之苦。经过朱福文的多次调解,小李的父母逐渐和好,小李也开始重振旗鼓好好学习。最后,他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一次周会课上,朱福文发现教室门口有几个纸团。这时,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教室。于是他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这里有几个纸团,刚才大家进来时都没有去捡,让我们一起看看后面进来的同学能否去捡?”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瞧着。第一个同学看也没看就钻进了教室,第二个同学看了一下,就视而不见地坐到座位上去了。正当大家失望之际,向来自由散漫的李军同学出现在教室门口,看到纸团马上弯腰捡了起来,顿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朱福文抓住时机表扬了李军同学。从此,李军不再迟到,教室内外地面上再也看不见纸屑了。
成就“学者型教师”,收获幸福的教育人生
任教之初,朱福文同志就树立了“不做教书匠,要做一个专业型学者型教师”的志向,始终信奉“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
在教学教研工作中,他勤于思考和创新。想别人所未想,说别人未尽之言,撰文投稿,发表在各级教育报刊上。经过二十五年的“打磨雕琢”,朱福文的数学课形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风格。在课堂上,“实”“新”“精”“情”四个关键词贯穿着他教学的全过程。“实”就是抓落实、抓重难点;“新”就是求创新、求新意;“精”就是精心设计、精益求精;“情”就是富于激情、调动情感。“他的数学课生动活泼,通过变换教学方法,把我们的思维带着一块走,让我们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生王志杰说。很多老师听完他的课都说,在朱福文的课上,“中下层学生吃得了,优等生吃得饱”。他勤于阅读、勤于笔耕,著述颇丰,主(参)编著作《高考数学核心考点突破》等7部,先后在《中国教师报》《湖南教育》《高校招生》《中学数学》《大学学报》《考试》《高考金刊》《发明与创新》等各级各类杂志公开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作为全市“数学名师工作室”的首席名师,他面向广大师生和兄弟学校,及时交流研究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2017年,受华师大邀请为全国卓越工程数学骨干班学员作《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讲座。
除了承担教学任务,朱福文还主管学校业务工作。管理与教学如何平衡? 他说:“两头都不能误,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但课堂永远是主战场。”我们深信,在未来的教书育人生涯中,他会不断为家乡交上一份份令人满意的教育答卷。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
编辑:朱志姣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