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南汉寿最美逆行者:我在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房的16天
2020-02-22 17:29:52 字号:

湖南汉寿最美逆行者:我在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房的16天

??14.png

郭毅杰准备进入隔离病房

红网时刻常德2月22日讯(通讯员 瞿慧 范晖 记者 黄刚) 郭毅杰,女,湖南汉寿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主管护师,赴常德市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的4名“逆行医护志愿者”之一。进入重症隔离病房16天来,郭毅杰与战友们奋力抗疫,记者通过网络通信采访到了她在抗疫前线16天的亲身感受:

2月6日,汉寿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铁良、护士李盈纯和郭毅杰,三个人响应召集令,主动请缨支援常德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在中途,护师万虹接力护士李盈纯,替换了她的工作,我们3名护士在来这里前都是在本院的重症医学科从事护理工作。虽然郭毅杰有十几年的护理工作经验,但是重症隔离病房对我来说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隔离病房的工作压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白班、晚班,每4小时轮番上阵。在外面时,听到的都是昂扬斗志,在里面后,看到的都是真刀真枪的实战。

??15.png

郭毅杰为患者做护理工作

坚守“防护关”

进出重症监护室每天必须严格执行防护流程,进入隔离病区前,大约要执行几十个动作,经过不少于8次的手消毒,完成各个消毒程序总共需要三十分钟。

另外,工作中医护人员会详细记录每一个护理操作,这些记录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十分重要,因为这可能会关乎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安危。

这里的护理工作很耗体力精力

郭毅杰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区,从头到脚都被密封得严严实实,在隔离病房走的每一步,从脚底传回来的感觉似乎都没有往日真实,不到十分钟我就感觉到闷热,需要大口的吸气,才能缓过气来,半个小时左右,衣服有了明显的潮湿感,一会儿被身体烘干,一会儿又被汗水浸透。

心电监护、吸氧、雾化吸入、输液、采血、测量体温……这些在平时是十分轻松、简单的护理操作,但在厚重的防护装备包裹下,变成了意想不到的难事,郭毅杰就像“太空舱的宇航员”一样,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迟钝、笨拙、别扭,就连静脉穿刺也是十分困难。

第一个班下来,郭毅杰的脸就留下了媒体称之为的“天使印记”——被防护口罩压破了皮,出现了二期压疮。好在适应能力还不错,现在除了耳朵和后脑勺偶尔有疼痛感以外,脸和鼻子都没事了。

??16.png

郭毅杰和战友刘铁良合影

每日的善始善终

为了尽可能的节约医疗资源,天使们每次穿上防护服后会尽量保持长时间工作并多做些工作,为了避免少上厕所,大家只能少吃少喝。

工作结束后,为了保证安全,郭毅杰一遍又一遍清点物品,详细记录护理操作,整个流程下来,往往是护目镜都已经模糊,汗水浸透衣背,时常会感觉呼吸困难。

??17.png

摘掉防护装备的郭毅杰

付出有收获

看着护理过的患者从高频氧疗,插管上机,到拔管;从七、八组液体管道到现在一组;从卧床到可以下到床边活动;从开始的俯卧位通气不太配合到现在的主动配合;看着他们的笑脸,郭毅杰觉得一切都值了。喜悦的心情真的难以用言语表达,那是一种消除人间灾难后的喜悦。我们一直秉持着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用我们的使命和担当战胜病毒!

从陌生到生死之交

重症隔离病房内声音很少,监护仪的滴答声中穿插着医护人员简短的交流,每个医护人员负责一张病床,都在紧张地忙碌着。穿上隔离服的我们只能露出一双眼睛,谁也认不出对方,所以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的第一件事,就是相互在隔离服上写下对方的名字,这成了隔离病房里“神圣的仪式”。

良好的团队配合让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在任何时候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虽然我们来自常德市各个不同的医院,但是经过了16天的工作,大家都从不熟悉到有了默契。无论白班还是夜班,不管是熟悉还是陌生,我们每天都会相互鼓励,下班时间我们也会在群里探讨和分享工作中的经验。

这16天里,我们有辛苦,更有收获。如果问我们现在的想法是什么?那就是:还会继续坚守!相信这场战“疫”一定会赢!除了感谢支持自己的领导和家人以外,我们都特别感谢陪伴在身边的战友,也感谢那些并没有看见过我们真实样子的患者们,在重症隔离病房里大家的心始终靠得那么近,我们是共同在隔离病房里度过特殊时期的生死之交!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瞿慧 范晖 黄 刚

编辑:黄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