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16日综合(常德日报记者 王敏 通讯员 龚文君 汪进)岁序常易,华章日新。70年风雨同舟,70年砥砺奋进,安福大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澧县委、县政府因时而谋、因势而动,吹响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嘹亮号角,县域经济稳步上行,产业项目多点发力,城镇建设全面提质,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
大地无言,岁月流金。穿行安福这片热土,处处都能感受到兴产业、谋发展的火热场景,处处都能聆听到这座城市铿锵有力的奋进足音。
站在新的起点,临澧干群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力推进“开放强县、产业立县”战略,深入开展“五大年”活动,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冲刺全省县域经济前30强,不断谱写新时代临澧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华彩篇章!
青山精神
上世纪60年代,10万安福儿女,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春秋,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修建了享誉亚洲、福泽子孙的宏伟工程——青山水轮泵站枢纽工程,不但解决了临澧人渴盼的农作物灌溉问题,而且也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想敢干、无私奉献的青山精神。
青山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临澧人民优秀品质的凝结与升华。
青山在 梦就在
—— 回访杨板“铁姑娘战斗队”
“修青山,建渡槽,革命精神最重要;伏暑天,热浪潮,女兵也要上天桥。”今年67岁的徐解英至今记得,1971年,她所在的杨板民兵营跑马连19名女青年抢修青山北干渠,引来青山水制服旱魔,赢得“铁姑娘”美誉的场景。
转战道水大渡槽建设工地,渡槽长约1200米、高达44米,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铁姑娘战斗队”面对高空作业,毫不畏惧,迎难而上,她们美丽的倩影镂刻在了道水的上空。
16岁的向玉珍是队里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一个,大家劝她不要上去,她却坚定地回绝:“刘胡兰15岁能面对敌人的铡刀面不改色,难道眼前这点困难,还能吓倒16岁的我吗?”她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木头,和战友们一道登上40多米的高空,肩膀磨破了皮,脚下擦出了血,从不叫一声苦。
马桂英、梅开英腰里系着安全绳,一手抱着立柱,一手把一根根100多斤重的杉树从地面吊上来。向才珍在抬树时,砸伤了3根手指,高空作业不方便了,便坚持在排架下拾马钉供回收利用。
第七号拱肋浇筑时,“铁姑娘战斗队”负责一个工作桥的搭建。正当大家劲头十足、越干越欢的时候,19岁的徐解英从30多米高的排架上掉了下来,造成右腿骨折。负伤后,她镇定自若,叮嘱护送她到医院的同事,要汲取她的教训,坚持安全施工,保证安全完成任务。
任务越来越艰险繁重。在运输混凝土上高架的环节中,连队党支部决定安排“铁姑娘战斗队”做地面工作。她们集体找到领导,争辩说:“不挑重担,不爬陡坡,怎么能磨炼意志,攀登思想革命化高峰?”就这样,铁姑娘们把100多斤的重担争挑到了肩上。每一趟爬1里多长的陡坡,转25道弯,她们一步一步把混凝土送到拱上。每走一步,栈桥就会颤一下。每转一个弯,就要换一次肩。
记者:“难道你们就真的不怕苦,不怕累吗?”胡家凤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时,我们的感觉是幸福的,因为能为国家建设作贡献,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时光匆匆,当年的“铁姑娘”如今都已迈入垂老之年,刘银枝、胡家凤、徐解英等从青山管理局退休,梅开英坚守跑马村60余年……提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铁姑娘们依然信念坚定、笑容灿烂。
“每每经过那些渠道、那些渡槽,就会想起当年一起战斗的欢乐和友情。”或许是当年练就了扎实的身板,65岁的向秀英现在在县社会福利院照顾2位老人都不觉累,每月收入3000元。她说,比起以前吃住在工地的生活环境,现在真是太幸福了。
临澧速度
992年6月,临澧县太平工业经济开发区正式设立,成为常德市首批建立的省级开发区。2006年,更名为临澧县经济开发区。2007年,安福工业园纳入临澧县经济开发区统一规划、管理,规划总面积6.48平方公里。
2017年,临澧县经济开发区规模口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9.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18年3月,常德市新材料临澧产业园挂牌成立,园区是全市唯一一家新材料专业产业园区。2019年8月,临澧县经济开发区被省发改委确定为全省首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园区。
小山村的“工业梦”
—— 访临澧县委原副书记吴志泉
太平村原是临澧一个特别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说起太平村的故事,不能不提临澧县委原副书记吴志泉。
1984年春节,时任临澧县杉板乡乡长的吴志泉与村民围坐火塘烤火。听到村民谈起村里年人均收入只有区区205元,渴望致富却找不到带头人,吴志泉若有所思,夜里辗转难眠。不久,他向组织递交了一份题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辞职信,毅然要求辞去乡长职务,于当年6月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太平村。
1984年10月,吴志泉联合村里13户村民,艰苦创业,挖山掘土,烧砖垒墙,填沟平壑,奋战100天,建起了太平村第一家企业——脱水菜厂。当年便实现产值37万元,获纯利6.7万元,并替村民上缴了2.8万元的提留款。
第二年,太平肉联厂成立,既解决了农民卖猪难的问题,同时又把发展的触角伸向了冷冻食品加工领域,当年实现利润32万元,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33元。
随后,太平村开始“上台阶”:1986年起,村里先后建起了太平饲料厂、太平甲鱼食品罐头厂,同时,配套了生猪、肉鸡、甲鱼养殖基地,率先创立了“龙头联基地、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机制。“太平”随之成为一块品牌声名远播,产品远销当时的苏联和欧美。“湖南第一村”的称号一时沸扬。
1992年6月,临澧县太平工业经济开发区正式设立,成为常德市首批省级开发区。同年,太平村改为太平社区。
“泥腿子也要搞高科技!”经过长达8年的攻关,太平人不仅实现了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规模化生产,而且自主开发了连续宽幅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UD材料,ZRFDY-D型软质防弹衣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伴随着产业的发展,“太平”这块热土悄悄发生着蜕变。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批同意,临澧县太平工业经济开发区更名为临澧县经济开发区。2007年,经省发改委批准同意,安福工业园纳入临澧县经济开发区统一规划、管理,规划总面积6.48平方公里。
“人生在世多做点事,我从不后悔当初的决定。”现年70岁的吴志泉家乡情结依然浓重,一半时间在北京含饴弄孙,一半时间在临澧太平社区颐养天年。
走过新中国70年历程,吴志泉感慨良多,对当下生活十分知足。早晚散步、读书、写字是他最惬意的晚年生活,他还喜欢看一些抗战电视片,从中体会民族自强与自尊。
“太平村从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到如今的巨大发展变化,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缩影。希望家乡继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满意度。”吴志泉对家乡充满希望与期待。
临澧蓝图
到2020年,临澧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8亿元,临澧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控制在52万人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58%,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在90%以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临澧县逐步建设成为湖南省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县城。
县城长大 家乡变美
—— 访临澧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闻立春
“我家住在一座小城。这座在雍正七年(1729)间被命名安福的小城,据传有刘伯温的诗句纪其事云:‘久反长安在此间,此间不是久长安。若要安福长安福,昊昊苍天还是天。’后于民国三年(1914)1月,因与江西安福县同名,乃取壤联澧水之意,改称临澧县。小城便是其县城所在。”闻立春的散文《我家在小城》开篇这样写道。
在她的眼中,家乡是如此美丽而独特:“小城北靠群山,南依道水。城内池塘密布,溪流纵横,小桥流水,古钟悠扬,楼阁矗立,树木葱郁。是湘西北一个碧水环绕、秀美如画、人杰地灵、荆楚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古城。”
“两千多年前,赋体文学的开山祖师宋玉被朝廷罢官后,被楚襄王放逐到他的赐地云梦泽即安福境内(临澧),晚年便居住在此写诗述志。当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民主革命先驱林修梅将军,‘纤笔一支谁与似’的文学巨匠丁玲,世界单模光纤之父黄宏嘉等历代名人皆出生在此。”道说家乡的历史名人,闻立春自豪之情满满。
“小城按地理位置,划分为北门、西门、东门、衙门、正街、上河街、下河街、八方楼等区域。城内有好几百户人家,大部分是外地流落而来的人口。”闻立春在临澧县城土生土长,进入花甲之年,儿时的记忆犹在眼前,“小城居民虽来自不同地方,但大都生性善良,勤劳节俭,和睦相处,情同家人,民风淳朴。小城宁静而和谐,城内街面大都由青石板砌成,走在上面,铮铮发亮,洁净光滑。弹丸之地,方圆不足两里,青砖青瓦木楼,温文典雅,小家碧玉般,玲珑剔透却内涵十分丰富。”
县城长大了,家乡变美了!见证临澧县发展60余年,闻立春感慨万千。
“县城面积比我小时候大了好多倍,由过去的小家碧玉变成了如今的大家闺秀。”退休10年,闻立春长期定居北京儿子家,每次回家都能感受到临澧日新月异的变化,“小县城有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格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休闲广场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便捷”。
“道水河更清了,太浮山更美了,人居环境更好了,文明素质提升了,比一二线城市不会差。”闻立春对家乡信心满满,她常在朋友圈推介家乡的美丽变化。
“家乡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读书、健身、旅游的人多起来了,大家乐于走出去,开阔视野,结交好友。”闻立春认为,当下的临澧充满着朝气、儒气和书香气。
身在异地倍思乡,家乡的人、家乡的事,时时牵动着闻立春的心。她在心里盘算着:回家乡买房养老,是此生最心怡的一件事。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王敏 龚文君 汪进
编辑:姚晓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