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常德革命老区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一块英雄的土地,一块风起云涌的土地,一块群星闪耀的土地。早在1922年至1935年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开展党的建设,组织群众运动,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工农政权,常德老一辈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负重致远,许多人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近日,常德市民政局联合红网常德站等多家媒体,走进沅澧大地革命老区,寻访革命遗迹,感受如今红色土地的新变化,体验老区人民的新生活,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红网时刻记者 胡丹 通讯员 王磊 安乡报道
行走在那个年代安乡游击队安营扎寨的地方,缅怀先烈。
安乡县老促会会长龙治云向记者讲述浴血奋战的安乡游击队的故事。
安乡县原党史办主任丁安辉向记者“还原”安乡游击队的生存环境。
安乡县梅家洲村地形复杂,星罗棋布,便于游击队员隐藏,也为游击队员提供了食物来源。
安乡县梅家洲村是革命先烈追求真理、浴血奋斗的地方,也是洞庭湖区的革命老区。革命时期,这里洒满了先烈鲜血,安乡游击队“突围梅家洲,浴血战斗”的故事在此广为流传。
安乡游击队,是湖南和湘鄂边界坚持武装斗争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贡献最大的一支革命武装。安乡游击队的光辉业绩永载史册,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梅家洲村,被誉为“常德老区第一村”。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疯狂剿共
“马日事变”后,湖南省国民党反动派在全省发布了“捉拿暴徒”的命令,诬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是“危害党国、残害人群之暴徒,应彻底铲除。”叫嚣“要救党就必须反共”,“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他们释放了在押的土豪劣绅,退还了没收的财产,并派兵在全省各县清乡。土劣和恶霸地主,到处组织清乡队、挨户团,变本加厉屠杀共产党人。安乡成立了清乡委员会,印发了《共匪祸安之毒计》和《清匪剿共大纲》,诬蔑共产党为“民众的公敌,党国罪魁”,“是农皆暴,无工不共”,发誓“宁肯错杀三千,不准放走一个”。1928年4月,南华安特委遭敌破坏,党团员30多人被捕,特委委员毛觉民等牺牲。1928年5月,省委特派员刘鳌叛变,特委书记刘国富、特委周金锐等被捕牺牲。
然而,一心谋求人类解放的广大共产党人,并没有被敌人的屠杀所吓倒,他们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擦净身上的血迹,又继续坚持战斗。安乡特区委书记黄基诚,几次召开特区委会议,发展党员,研究反清乡剿共斗争,部署“六一”暴动,派人烧毁了县监狱办公室,烧掉了县城对河杨亦秋团总的大瓦屋,在五合剅砍断了安乡通往外县的电话线。后六一暴动失败,黄基诚1930年被敌抓捕杀害。
安乡游击队在黄狮嘴成立
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并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6月,省委指示南华安特委“在乡村中应积极领导经济斗争,抗税抗租抗捐,发展游击战争,坚决杀戮豪绅地主,解除豪劣武装,造成乡村的红色恐怖局面”。
1929年12月,特委委员徐少保,在参加鄂西特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后,立即来到安乡,与安乡县委书记邱育之、南安县委书记陈逸民研究,成立安乡游击队,用革命武装对付反革命武装,指示邱育之为队长,陈逸民为副队长。邱育之、陈逸民在斗争中充分认识到“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于是,选派了12个有斗争精神的游击队员,在安乡黄狮嘴成立了安乡游击队。拥有6支驳壳枪、2把小十子、几把单刀和手榴弹等武器,游击队员身穿便衣,内藏武器,利用熟悉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群众基础,神出鬼没地活跃在湘鄂边界的南华安、洞庭湖一带,与澧县、临澧、石门等县的边界地区,队伍发展到40多人枪。
安乡游击队坚持6年武装斗争
1930年底,中共鄂西特委决定,把安乡游击队编为“湘西红军游击大队”,派湘西特派员邹墨池任政委。邹墨池给游击队制定了8句话的行动纲领:“依靠人民,忠党爱国,杀敌必胜,运用奇策,昼伏夜动,神出鬼没,忍苦耐劳,甘洒热血。”指战员有了行动纲领,利用湖泊芦苇、平原老宅、山区丛林,在革命群众的帮助下,在湘鄂边界狠狠地打击国民党驻军、地主团防、土匪恶霸,彻底改变了反清乡剿共的被动局面。
游击队在6年多时间,经历大小战斗29次,击毙国民党独立团、铲共义勇队、保安队、挨户团官兵30多人,击毙土匪、恶霸、反共骨干、叛徒10多人,俘敌200多人,击溃敌兵无数,缴获长短枪支250多支,在湘鄂边界对国民党反动派造成了较大区域的赤色恐怖。安乡游击队还给湘鄂西红军购手枪300支,由邱才梅、龙明榜、全受益等人送到江北,亲手交给了红军将领段德昌。还把自己缴获的枪支给红军送去150多支,把缴获的光洋一次给鄂西特委送去2000块。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 丹
编辑:姚晓雅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