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3月15日讯(通讯员 黄道兵)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后,常德市行动积极,相继出台了《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草案)、《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办法》(草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仗就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德市各地在近几年的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一些整治模式,主要有分类减量、村民自治和市场化运作等3种。
分类减量模式主要在安乡得到实施,核心是对农村垃圾进行“三个三分之一”的分类减量,即三分之一可回收垃圾,由保洁员称重算钱回收,结算资金农户可以抵扣应交的卫生费;三分之一菜叶子等厨余垃圾,进入热水凼沤肥或者丢在菜园、田地里翻耕,成为有机肥;另外三分之一不可回收垃圾,由村里转运到乡镇垃圾中转站,统一压缩后外运到澧县澧南垃圾发电厂。该 模式优点是实现了变废为宝、缓解了群众压力;外运垃圾量很少,大大降低了垃圾外运成本。
村民自治模式目前在汉寿县、安乡县、鼎城区、澧县都见到了一定的成效。其核心是通过环境卫生协会、村民理事会等向群众收取卫生费,聘请一定数量的保洁员,划片包干保持大面上的整洁,以乡镇为单位统一处理外运垃圾。目前汉寿县罐头嘴镇每年人均收取20元;鼎城区蒿子港镇今年调整为每户每年收取50元;澧县官垸镇每人每年收取24元。该模式优点是常年效果不错;收取一定费用后,保洁员工资有保障,积极性比较高。但这种模式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所以对“不听招呼”农户的处理,显得力不从心,总会有少数家庭比较“刺眼”。
市场化运作模式以津市市药山镇、澧县城头山镇为代表,核心是乡镇政府购买垃圾清扫清运服务,将重要集镇码头和乡镇骨干道路外包给保洁公司,相对减轻了乡村干部压力。该模式的优点是,集镇码头相当干净,骨干道路也整洁漂亮,但小沟小港、村组道路、房前屋后,差强人意的地方很多,乡镇筹资压力巨大,不然难以持续下去。
纵观上述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较好地提升了农民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乡镇政府、村(居)集体、村民(居民)以及相关各方,努力完善着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多元共治机制。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在多元共治机制下实施重点突破、难点攻坚,从而带动全局发展和突破、使常德在该项事业上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黄道兵
编辑:朱志姣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