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24日综合(常德日报记者 文斌 通讯员 罗勇 文/图)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洞庭药业”)展厅内,透明的玻璃容器盛着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这正是该公司深耕半个多世纪的核心产品——氨甲环酸原料药。2024年,洞庭药业生产的氨甲环酸原料药出口额达3000万美元,产销再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球前列,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实现新跨越,企业也荣膺第五批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
氨甲环酸具有止血、消炎等作用,也可应用于美妆领域。作为全球医疗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洞庭药业在全球氨甲环酸原料药的供应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每两片(支)含氨甲环酸的药品就有一片(支)具有“常德血统”,每五个含该成分的日化产品就有一个原料来自常德。洞庭药业的氨甲环酸原料药约90%销往海外,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稳定的质量和规模化生产赢得国际认可。
历史积淀:从止血环酸到“中国制造”
洞庭药业的前身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常德洞庭制药厂。1970年深秋,在专家指导下,工人们用土法改造的反应釜,生产出首批止血环酸(氨甲环酸旧称),填补了国内空白。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该企业生产的氨甲环酸药品被紧急调往灾区,为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当时的生产条件极为艰苦:反应温度全凭老师傅观察蒸汽经验控制,结晶工序需人工值守三天三夜。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企业在1983年荣膺国家质量奖银质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洞庭药业率先开启国际化征程,销售团队拖着样品箱走出国门,以“赤脚出海”的勇气叩开国际市场大门,让世界了解、接受“中国制造”。
质量革命:3次零缺陷通过FDA符合性检查
2011年成为企业发展的转折点。面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出的上百项整改要求,洞庭药业以“质量不是抓出来的,而是控制出来的”为理念,对生产管理流程进行全面升级:重新设计300余项操作规程,甚至对清洁工具实施编号管理。当年,公司首次以零缺陷通过FDA认证,成为湖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药企。2015年、2024年企业再次以零缺陷通过FDA符合性检查。此后,其氨甲环酸原料药陆续通过日本、英国、欧盟等相关机构的国际认证,为大规模出口奠定基础。
双轮驱动:止血类原料药与CNS药物并进
除了止血类原料药,洞庭药业在CNS(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领域同样表现突出。公司的CNS药物覆盖抗抑郁、抗精分、抗癫痫等细分领域,拥有多条通过GMP符合性检查的生产线,其中19个品种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致性评价。凭借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确切的临床疗效,启维、启程等核心产品在CNS药物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列,已服务全国2万多家医疗机构,累计惠及超百万患者。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在二类精神药品生产经营领域已深耕二十余年,不仅具备完善的资质体系,更形成了涵盖研发、生产、储存、运输的全链条管理规范,为保障特殊药品安全供给作出积极贡献。目前,公司正积极完善管制类药物的布局,力争成为湖南省管制类药物的生产基地。
数智引领:构建新质生产力高地
2017年,总投资10亿元的重庆药友·洞庭药业原料药国际化产业基地项目在常德经开区正式签约落户。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设,通过主体验收,并进入试生产阶段。该基地以绿色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标准,将集成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构建“智能生产-动态监测-质量追溯”全链条闭环,将传统制造升级为数据驱动的智慧制造。这种新质生产力不仅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品控精度,更为新药研发提供实时生产数据支持,形成“研发迭代-工艺优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助力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跃迁。
政策赋能:抢抓机遇再启新程
“湖南省出台的《关于支持常德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洞庭药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董事长张辉容向记者介绍,洞庭药业将以政策为导向,抢抓发展机遇,力争3至5年内产值突破20亿元,中长期产值达50亿元。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药厂,到勇闯国际市场的“出海先锋”,再到全球产业链的领军企业,洞庭药业的成长轨迹折射出中国制药业的崛起。在常德这片沃土上,一个以技术升级、质量立身的全球原料药生产基地正加速成型,书写着“中国智造”的新篇章。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文斌 罗勇
编辑: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