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13日综合(常德日报记者 裴维维 通讯员 杨思怡 文/图)每晚7时许,常德开放大学校园里就热闹起来,年轻人三三两两地走进教室,开启学习模式。
去年,青年夜校在一、二线城市火爆“出圈”,如今,这股“风”也吹到了常德。截至目前,常德青年夜校已推出了10多门课程,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去“充电”。
青年夜校的蓬勃发展,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年轻人对终身学习更立体、更全面的理解与践行。
青年夜校究竟有多火?
4月27日开始试运行,6月1日正式招生并为15位教师颁发聘书;截至6月10日,报名学员近300人,10多门课程陆续开班……德青年夜校从创办到“出圈”,历时不到2个月。
6月1日,常德青年夜校启动仪式上,青年们互动热烈。
今年3月,常德开放大学决定开办青年夜校,并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常德年轻人成长成才的有效载体。为迅速推进青年夜校项目,学校组织人员广泛调研,同时对青年夜校的资源供给主体和运营模式进行深度剖析。
“应该拓展合作办学渠道,外聘有培训经验、有运营头脑的年轻人来运营青年夜校。”得出这样的结论后,常德开放大学找到了王征磊、卿芬芬这两位常年致力于探索研究青年社群和教育相关领域的90后。大家一拍即合,确定了“公益性、社会性、服务性”的办学原则,并明确了“快乐学习、轻松社交”的办学理念。
办好青年夜校,找准年轻人的兴奋点至关重要。“前期,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近300位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同时通过浏览年轻人经常使用的社交平台,获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最后再结合项目功能定位设置了课程。”常德青年夜校执行校长卿芬芬说,通过调查,他们发现25岁至45岁年龄段的青年人,有六成以上对烘焙、美妆、瑜伽、手机摄影、书法、社交礼仪与形象塑造等内容感兴趣。
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常德青年夜校开设了茶艺、书法、古典舞、美妆、瑜伽、烘焙、非洲鼓、吉他、手机摄影、爵士舞、桃源木雕等11门课程,不少课程推出即爆满,甚至被喊话加开第二期、第三期课程。考虑到年轻人工作和通勤的实际,青年夜校授课时间基本设定在每天晚上7点至8点半,授课地点在常德开放大学,频次则按照每周1次、1次2个课时来安排,报名人数达10人即可开班。
桃源木雕授课现场。
王征磊、卿芬芬第一次感觉到夜校“火了”是在5月26日。5月25日,他们发布了一条名为“常德市民自己的夜校”的招募视频。“25日晚上11点发的视频,隔天一打开手机我傻眼了,全是咨询夜校相关信息的留言、私信和好友申请,根本回复不过来。”常德青年夜校项目负责人王征磊说。
“青年夜校开班后,我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但看到这么多前来咨询的年轻人,即使辛苦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王征磊坦言,让年轻人以低成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坚持学下去,这是青年夜校的根本意义所在。
看到青年夜校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常德开放大学副校长龙艳同样感到十分欣慰。她表示,青年夜校的创办,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这是常德开放大学在社区教育上一次重要的探索和实践。青年夜校丰富了常德青年工作学习之余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成长成才“充电赋能”,理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夜校“翻红”的背后
6月6日晚,记者在常德开放大学看到,青年夜校手机摄影课的10多位学员齐聚在校内花园里取景采风,交流摄影技巧。
“在给人物面部补光的时候,要学会根据光线的强弱调整反光板与模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学员们在老师指导下学得津津有味,拿着手机争先恐后地请老师评价自己的作品。
手机摄影室外教学现场。
学员黄女士告诉记者,青年夜校让她重新找到当学生的感觉。“不管是拍人、拍物,还是出去旅游拍点风景,又或者是拍点自家产品来发朋友圈,我都想学一点,还能交到朋友,要不然晚上的时间极有可能就浪费在玩手机上。”黄女士还表示,凡是能够让她静下心来的课程,她都想一一尝试。
湖南文理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一学生欧阳漾是常德青年夜校美妆课的首批学员之一。据她介绍,每一次教学,老师都会边讲解边演示。5次课下来,她不仅熟悉了化妆的基本流程,还懂得了化妆时如何扬长避短。不仅如此,老师还会讲解一些护肤常识,推荐一些平价化妆好物。“上夜校让我交到不少朋友,还能向各行各业的前辈讨教社会经验。再说500元12次课程,这样的性价比很难让人不心动,少喝几杯奶茶钱就省出来啦!”她俏皮地对记者说。
美妆课上,老师邀请学员当模特进行化妆技巧教学示范。
吉他教学现场。
“夜校真是‘社恐人’的天堂,就算是在人群中唱错了也没有压力,很自在。”
“现在每个星期都有所期待了,平时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家庭,几乎没有个人空间。现在哪怕只有这一个半小时属于自己,我也觉得很幸福!”
“用最少的钱去上小时候家长不让报的兴趣班,彻底实现兴趣自由。”
“来这里可以祛‘班味儿’,换换脑子透口气。”
……
非洲鼓教学现场氛围轻松欢快。
虽然青年人来上夜校的初衷各不相同,有的人为了学艺,解锁新技能,有的人希望丰富业余生活,拓宽社交圈,还有的人为了排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等,但都表现出当下年轻人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
放眼全国,去年以来,互联网各大平台上“夜校”的搜索量猛增,从“夜宵哪有夜校香”“不是兴趣班上不起,而是夜校更有性价比”等网络梗不难看出,全国刮起了“夜校风”。在上海市和广东省,据说每10个年轻人中有5个会去夜校。“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正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新“夜”态。
从建党初期提高工人文化程度,唤醒工农革命意识,到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扫盲,教授生产技术,再到改革开放后鼓励提升学历……在各个历史时期,夜校发挥着不同的教育作用。与上世纪的夜校主要满足学历教育需求不同,当下夜校主要提供非学历教育服务,而且课程更多的是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换言之,如今的夜校更像是“成人版的少年宫”“青年人的老年大学”,是面向职场人的兴趣班。
瑜伽课教学现场。
常德青年夜校火爆“出圈”,也让我们不禁思考,当下年轻人继续学习的场所或机构是否与人员比例相协调?据了解,目前,我市非学科类教育机构(场所)达724家(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全市老年教育也呈现出以常德市老年大学、常德开放大学社区教育为主,各县市区老年教育阵地星罗棋布的发展态势。长期以来,我市在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呈现出“两头热、中间冷”的态势,少儿教育和老年学校发展得如火如荼,中青年社区教育却存在大片空白。现在,青年夜校的出现,终于让这一大帮年轻人的学习热情得到释放,帮助他们以低成本获得种类丰富且高质量的课程服务。
一场终身学习供需两端的“双向奔赴”,正火热上演。
青年夜校如何走出“长红”之路
虽说年轻人热衷上夜校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但夜校走红的背后也表明,当前我市中青年社区教育仍存在资源较为紧张、供给相对不足和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给学员带来更好的体验感,目前,常德青年夜校招募了10多位在校大学生做跟班服务,如串场、活跃气氛、收集学员反馈等。“学员们多元化的需求是我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动力。女性学员是青年夜校的主力军,其中宝妈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很多宝妈想要兼顾上课和带孩子,纷纷在群里接龙‘求带娃’。”王征磊表示,下一步,常德青年夜校将围绕解决学员既想学习又需带娃的烦恼,探索推出临时托管等相关服务。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政府部门规范化管理,相关社会化力量参与,是推动青年夜校高质量发展、从“翻红”走向“长红”的关键。青年夜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系统思维,在课程打磨、师资培育、资源协同、服务供给、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方面深耕,在搭建更多的优质平台,打造出一批喜闻乐见精品课程的同时,还要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与时俱进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场已经发现了青年夜校的商机,一哄而上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乱象。”业内人士认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守护青年夜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立足教育谈教育,把教育做精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常德开放大学将全力打磨青年夜校精品课程,让每个学员在寓教于乐中学到知识。”常德开放大学校长梁平表示,常德开放大学将发挥自身优势,聚焦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水平提升,把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带进夜校,除了继续常态化开设多种优质课程之外,还将根据学员的反馈对课程进行动态调整,最大限度地回应青年呼声,构造出适合青年成长的“生态园”,将夜校带来的青年流量转变为发展的青春力量。
来源:常德融媒
作者:裴维维 杨思怡
编辑:李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