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春走基层】石门南北镇:脱贫户的幸福生活

红网时刻2月1日综合(常德全媒记者 毛天锡 孙露)石门县南北镇是湖南与湖北的边界口子镇,这里距离常德市城区有240公里,开车需要5个小时,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记者就来到这里,来看看曾经的贫困户现在的生活情况。

图片

大山深处,海拔1000米,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就位于这里,村部的门前是岩坪集中安置点,早在2017年,政府投资160多万元,修建了一批安置房,集中安置16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图片

记者毛天锡: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在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的岩坪集中安置点,这个安置点是修建于2017年,那么现在5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里的村民,他们现在的生活如何呢?我们今天就一起去了解一下。

图片

安置点的房屋按照两层楼的标准统一修建,村民直接拎包入住。

图片

女主人名叫赵珍元,丈夫在外地打工还没有回来,现在,她和自己的父母,以及3岁的女儿生活在这里。

赵珍元介绍,安置房的一楼有客厅、一间房屋,还有厨房和餐厅,二楼用来住宿,一家四口,住在这里还挺合适。

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村民赵珍元:肯定是这里好一点,交通也方便,住着也挺舒坦的,以前出门就是一脚泥巴路,就感觉自己不愿意出门,没地方玩。

赵珍元回忆,以前是住在三台村的一处木房子,距离村部还有5公里。

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村民赵珍元:去村部要一个多小时,去镇里要两个多小时。我们读书的时候,走路走四个多小时,那时候还小,走路也走不快。那时候也没有车,就自己走,有哥哥姐姐带还好点,然后哥哥姐姐都毕业了,就一个人,挺害怕的。

赵珍元之前在外地打工,2018年女儿出生后,就留在家中带孩子。去年,村里聘请她担任妇女主任,每个月有了稳定的收入,这让她的生活更加有了保障。

图片

随着女儿日渐长大,赵珍元开始谋划女儿的教育,为此,她专门买了一台车,接送在镇里上学的女儿。

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村民赵珍元:(记者:你大概什么时候考的驾照?)驾照考得挺早的,2015年考的。(记者:当时怎么想到要考驾照?)当时年纪还小,觉得别人都会开车,那我也应该会。

图片

屋后一小片菜园,是村里划给赵家的菜地,此时,赵珍元的父母正在菜地里翻地,种些土豆。

赵珍元的母亲 张凤玲:主要是政策好,跟我们把房子修好了,我们只搬进来住。

图片

如果说女儿关心的是孩子的教育的话,那么父亲最关心的则是产业的发展。父亲赵永家所说的产业是指他承包的18亩茶园。

赵珍元的父亲赵永家:以前也没种那么多,以前搞一点,剪一两道就不要了,没有条件搞了。(记者:是为什么呢?)路不通,要背。(记者:当时是什么情况?一次性要背多重?)小路一次性背50到60斤,好路上要背100多斤。

图片

眼睁睁看着原本可以多收几次的茶叶白白浪费在茶园,赵永家无可奈何。近五年来,南北镇把道路建设放在最重要位置,共新建及整修道路110公里,如今,公路直通茶园,赵永家两台农用车可以开到茶园边。

赵珍元的父亲赵永家:一季有500元,我们土话说的一道、二道、三道、四道,也就是一亩全年就是2000元的收益,18亩就是3万到4万元。

赵珍元在村部上班、父亲赵永家种植茶叶,丈夫在外地打工,曾经的贫困家庭,现在年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以上,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者手记

临走时,赵珍元告诉我们,来到安置点后的几年,她感触最深的是交通的便利。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公路的修建,也让父亲赵永家通过茶叶种植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这一家人正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来源:常德全媒

作者:毛天锡 孙露

编辑:白玲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