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救治重症患者有“绝活”

红网时刻常德10月23日讯(通讯员 吴秀英 贺科)近日,市第一中医医院携“人工魔肺”与死神“抢”人的案例,堪称医学奇迹。患者是31岁重度肥胖男,遇车祸生命垂危,救治难度大,宛如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整个过程中,医院克服了救命神器“人工魔肺” ECMO不是摆放在医院使用,而是移动到了现场,甚至是在行驶中的救护车内使用,技术要求高;患者重度肥胖,施救难度大,普通穿刺针无法找到血管;患者是熊猫血,严重缺血,关键时刻,医生和家属沟通利用阴性血者一辈子仅有的一次机会冒险输入了阳性血,成功让患者挺过生死劫,过程中医生承担了很大风险;多发伤患者出血部位过多,需要立即止血,而维持“人工魔肺” ECMO运转又不能凝血,抢救过程一直在矛盾之中找平衡点等困难。

这个成功的案例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一般人都认为急救能力强在西医医院,为什么一家地市级中医医院有如此强的急救实力?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发现市第一中医医院能创造医学奇迹绝不是偶然。

640.webp.jpg

ECMO小组合影。

体系建设:打通“三位一体”的“绿色通道”

在部分市民的印象中,医院120的职责主要是火速运送病人,真正的抢救还是要从院内开始,但是市第一中医医院的急救体系将完全颠覆你的认知。

市第一中医医院120出诊的有可能是一支“特种部队”——移动ICU。这是一群急救专家,他们携带着“人工魔肺”等神器,从ICU病房赶到事发现场,其专业水平超过一般医院120医生护士。他们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就开始抢救,抢救平稳了才往医院送。

早在2014年,市第一中医医院就启动了先进的“大急救”模式,并成立了重症急救医学部。这种模式强调三位一体(急救院前120、急诊抢救、ICU)。在这种模式下,院前及急诊的医生护士都参与ICU的轮转培训。真正推行“急诊医生前移,ICU医生前移”的理念,绿色通道直接打通,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因为有了这种模式,一般医院不敢接的病人,市第一中医医院也敢接。

“我们是拿特种部队的兵,干普通士兵的活。只要你有心跳,我们就敢接诊。”常德市重症医学专家,市第一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李振龙掷地有声地说道。

这些年,市第一中医医院的急救能力已蜚声省内外。医院还将自己的先进经验进行分享,大力推动专科医联体建设,造福更多百姓。医院每周会去常德市部分区县中医医院现场教学查房,一年举办多次学术讲座。医院还连续举办了5届CRRT(血液净化)培训班,形成一个品牌,注重临床实践,已经吸引到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同行来学习,每届培训人数都超过100人。一个地市级的培训班做到全国都有影响力是殊为不易的,靠的就是自身的实力。

640.webp (1).jpg

移动ICU出诊。

学科建设:注重“中西医”两条腿走路

一般人想象不到,在市第一中医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患者人在病床旁,身上还插着各种管子,还能吹气球、拉器械、上下肢锻炼……这就是该医院大力发展的重症康复的一个方面。

在医学界有一种观点,急救主要靠西医,中医主要是治疗慢性病,中医医院发展重症医学科有天然的劣势。而市第一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飞速发展,同样颠覆了医学界的认知。市第一中医医院利用传统中医在患者康复方面的先天优势,在全省率先启动了重症康复治疗,病人还在抢救阶段,医生就已经开始为病人思考如何回归社会了。对于患者来说,有了医生护士给出的康复训练计划,每天进步一点点都能减少恐惧,增加信心,重拾生活目标,不再是躺在病床上看着天花板悲观绝望。

“在没有重症康复这一理念之前,ICU的目标就是救命,患者平车推进来可能还是平车推出去。而有了重症康复,我们还要思考患者出院后如何尽快回归社会,不仅能生存,还要活得有生活质量,远离四肢无力、瘫痪、失语等状况。”李振龙说。

中医的优势还远不止于此,医院针对重症胃肠——重症病人出现的腹胀、消化功能下降等问题,也有很好的中医治疗手段。如患者休克后胃肠功能不全,西医没有什么好办法。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鼻饲中药、中药灌肠、艾灸、针刺等,效果很不错,有些都出乎意料。 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发热、口渴、焦虑、失眠等情平况,也有不少方法来缓解。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西医的抗生素耐药,很多人对此都有恐惧心理。通过新冠肺炎,大家进一步了解中医在治疗病毒感染这块优势巨大,其实中医在细菌等感染方面同样具有独特优势,市第一中医医院面对患者抗生素耐药,都会停用抗生素,启用中医治疗,很多耐药的感染都抢救成功了,这不得不说是中医的一个很伟大的成就。

“我们医院在发展重症医学科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医领先,西医一流”的建科理念。注重了中西医并重、两条腿走路。在西医方面不落后于同级医院的同时,还找到了中医在重症医学方面的巨大优势,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李振龙介绍,目前在市第一中医医院,中医诊疗技术参与危重症救治的比例超过了60%。中西医结合,治的不仅仅是病,更是这个人。不仅抢救患者性命,还要思考让患者出院后能回归社会,帮助患者找到生活的力量和勇气,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要关心他的口渴等感受,让他更舒适。

640.webp (2).jpg

情景模拟竞赛现场。

医护一体化建设:快速发展的精髓

学习强国APP最近更新了争上游答题模式,高手的秘诀是,要想赢,光会是不行的,更关键是要快,比的是手速,所以要经常刷题库练习。而非常相似的是,市第一中医医院有这么强大的急救实力,也与医院的医护人员经常“刷题库”、时刻联系保持最佳状态是分不开的。他们已经形成了急救能力的“条件反射”。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动手能力,2012年,市第一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启动的医护一体化建设,这也是医院急救能力快速发展的精髓。平时医生和护士经常一起操练,每个人都像老师一样讲课。除了学习急救专业知识,还要锻炼默契配合度,护士懂医生,医生懂护士,医生和护士能进行换位思考。

2013年,重症医学科还开创了情景模拟急救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医护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情景模拟一般是1个医生3个护士组成抢救的团队,对一个仿真人开展抢救,随着症状体征的变化,抢救团队需要迅速找到原发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每组抽到题目也不尽相同,有摔伤、烧伤、车祸、溺水等各种可能。这种模式很受欢迎,很快就从重症医学科发展到了全院,所有学科的医护人员都来学急救,每次举办情景模拟的时候全院的医护人员都要挤出时间来学,全院的急救能力也迅速上升一个档次。

有一次,医院一位肛肠科医生下班,在楼梯看到一个老大爷倒在地上,已心跳骤停,本来急救不是肛肠科医生擅长的领域,但因为他刚好是情景模拟竞赛的选手,经过了魔鬼式培训的他立即开始抢救,把老大爷救活,家属非常感激,医生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几年前,一位医院ICU年轻医生接诊了一个特殊病例,案例是两个小伙子带着身体不适的母亲就诊,结果母亲还没倒下,一个小伙子却在挂号的时候先倒下了,另外一个小伙子也不舒服。医生见患者嘴唇发绀,病情变化快,抽出的血是紫色,立即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抢救成功,诊断正确又及时。其实,该医生之前从没遇到过亚硝酸盐中毒案例,只是最近的情景模拟他刚好抽到了个题目。

很多医学界人士认为这种情景模拟非常有必要。2016到2017年,在市卫健委的推动下,这种急救培训模式已经从市第一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推广到了全市所有的县级中医院和一部分西医医院。近年来,还推广到了省内的长沙、浏阳、永州等地,“星星之火已经燎原”。而市第一中医医院重症急救医学部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瞩目。

2013年2月8日,常张高速斗姆湖立交桥段发生多辆汽车连环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市第一中医医院克服冰冻雨水天气影响,派出救护车分三批前往事故地点参加援救工作,共收治21位伤者,均给予了最妥善的医疗救助;2017年4月7日,常德一位14岁男生长跑时心脏骤停77分钟,市第一中医医院医护人员坚持不懈抢救,再次创造奇迹;2018年1月15日,21岁的女大学生因“感冒”多家医院就诊,后因腹痛、意外摔伤入住市第一中医医院治疗,入院后多次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心电监护提示心跳为20次/分,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肝功能转氨酶高达16000等“死亡数据”,经过12天的全力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一例又一例医学奇迹,市第一中医医院重症急救医学部凭借救死扶伤的信念、出神入化的医技、专业的医疗优势、娴熟的团队配合,让无数患者从濒临死亡到重生,在湖南的急救重症行业谱写出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吴秀英 贺科

编辑:陈妍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0/10/23/853838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