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德探索洞庭湖生态治理新模式

红网时刻11月6日综合(常德日报记者 姚懿容)10月30日,常德市印发《常德市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方案》。《方案》要求,通过治理,到2020年,除总磷≤0.1mg/L外,洞庭湖湖体水质指标均要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流域水体水质稳定达标,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还洞庭湖一湖清水。

《方案》明确,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的总体要求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洞庭湖生态保护与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片区污染整治,推进依法治湖、科学治湖、协同治湖、社会治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形成政府统领、部门牵头、属地为主、市场驱动、全民参与的湖泊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共生共赢的新路子,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增加容量、减少排放,落实责任、强化考核,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完善机制、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我市将重点落实六项治理任务: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污染源头治理。严控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工业污染、城乡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其他污染。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持续改善环境质量。集中解决渔民上岸及养殖主体转业转型、芦苇产业出路等民生问题;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加强小流域治理与良好湖泊(水库)保护;强力整治黑臭水体;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三是加强生态修复,稳步扩大生态容量。加强敏感区域保护,完成西洞庭湖核心区5000亩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到2020年,完成自然保护区杨树清退和树种调整;加快推进湿地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2%以上;在重点排污口下游、主要入河(湖)口等敏感区域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开展退耕还林还湿;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畅通垸内水网水系,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四是强化综合监管,全面提升基础能力。构建“三线一单”管理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执行规划环评制度;加快推进法治建设;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将所有天然水体断面纳入水环境考核范围,积极推广网格化监测,实现自动监调站全覆盖。五是创新治理思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绿色GDP经济考核体系;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六是促进齐抓共管,凝聚强大攻坚合力。层层压实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负其责、失职追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环保责任体系,同时推进环境保护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环保“黑名单”管理等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深入推进生态环保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环保网格监管体系;畅通信息公开和投诉举报渠道,及时依法公开环境质量信息,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并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推进环境公益诉讼落地;积极开展绿色创建活动,营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

来源:常德日报

编辑:郑江晖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头条
  • 看点
  • 时政
  • 社会
  • 区县市
  • 乡镇街道
  • 公示公告
  • 教育
  • 健康
  • 房产
  • 阅读
  • 经济
  • 融媒体
  • 重要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常德站首页